恩牛怨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朝臣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
详细解释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朝臣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
清钱谦益《<范勋卿文集>序》:“五十年以来,恩牛怨李之残局,清流白马之遗恨,读先生之文,可以考见一班。”郁达夫《闻杨杏佛被害感书》诗:“恩牛怨李成何事,生死无由问伯仁!”参阅《新唐书·李德裕传》。
基础信息
拼音ēn niú yuàn lǐ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风吹草动(意思解释)
- 从善如登(意思解释)
- 命薄缘悭(意思解释)
- 文弱书生(意思解释)
- 混水摸鱼(意思解释)
- 水火不相容(意思解释)
- 各奔前程(意思解释)
- 名书竹帛(意思解释)
- 聱牙诎曲(意思解释)
- 付诸一炬(意思解释)
- 温情蜜意(意思解释)
- 道傍之筑(意思解释)
- 遗恨千古(意思解释)
- 绝薪止火(意思解释)
- 博物君子(意思解释)
- 环堵之室(意思解释)
- 勾元提要(意思解释)
- 深见远虑(意思解释)
- 罪己责躬(意思解释)
- 萧墙之变(意思解释)
- 颐养精神(意思解释)
- 緑肥红瘦(意思解释)
- 痲痹不仁(意思解释)
- 随驴把马(意思解释)
- 却步图前(意思解释)
- 鹅笼书生(意思解释)
- 登龙有术(意思解释)
※ 恩牛怨李的意思解释、恩牛怨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将相之器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语近指远 |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
避世绝俗 |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
论资排辈 | 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
四面受敌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惊见骇闻 | 见“惊耳骇目”。 |
天女散花 |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 |
齿少气锐 | 见“齿少心锐”。 |
小菜一碟 |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
酸文假醋 |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恇怯不前 | 恇怯:恐惧畏缩。恐惧畏缩,不敢向前。 |
祸起萧墙 |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
堆山积海 | 形容东西极多。 |
如水赴壑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
万古长存 | 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千年万代永远;存:存在。 |
死亦瞑目 | 瞑目:闭眼。死而闭眼。指死后没有什么牵挂 |
枯树生花 |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抖抖瑟瑟 | 抖抖簌簌,因害怕等而身体颤抖。 |
盗憎主人 |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行迈:走路;靡靡:行步迟缓;摇摇: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摇荡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
狐鸣鱼出 |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烟霞痼疾 | 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
枕干而寝 | 干:盾。枕着盾牌睡觉。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 |
矫饰伪行 | 矫饰:做作,掩饰。善于掩饰,行为虚伪。 |
国无常强 | 国家不可能长久保持强大。 |
烧天火把 | 比喻急躁的性子。 |
淡水之交 | 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