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意思
zhīxíng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详细解释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行合一的意思解释、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离心离德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梦熊之喜 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恶意中伤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去伪存真 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束缊举火 同“束缊请火”。
蹑手蹑足 见“蹑手蹑脚”。
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草率行事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企足矫首 企足:踮起脚后跟;矫:通“翘”,举起。踮起脚跟抬起头。比喻殷切地盼望。
云屯雾散 同“云屯鸟散”。
中心摇摇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泄泄沓沓 泄:众多;沓:重复。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
狂风大作 刮大风。
二五耦 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
首尾相连 见“首尾相继”。
形禁势格 见“形格势禁”。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自取咎戾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若烹小鲜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莫斯为甚 莫:无;甚:严重,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
醇醇闷闷 浑浑噩噩神志不清的样子。
室人交谪 家里人都责备。
两害从轻 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春困秋乏 春秋二季,人多慵懒疲倦,故俗有春困秋乏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