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底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中流砥柱”。
详细解释
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出处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注音ㄓㄨㄥ ㄌ一ㄡˊ ㄉ一ˇ ㄓㄨˋ
感情中流底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近义词中流砥柱
俄语прочнейший оплот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货真价实(意思解释)
- 离世绝俗(意思解释)
- 井然有序(意思解释)
- 上当受骗(意思解释)
- 五蕴皆空(意思解释)
- 感慨系之(意思解释)
- 意外之财(意思解释)
- 遗簪坠屦(意思解释)
- 代马望北(意思解释)
- 古道热肠(意思解释)
- 刻肌刻骨(意思解释)
- 地久天长(意思解释)
- 尊贤使能(意思解释)
- 长虺成蛇(意思解释)
- 普济众生(意思解释)
- 穷猿奔林(意思解释)
- 东遮西掩(意思解释)
- 怕风怯雨(意思解释)
- 干净利索(意思解释)
- 避毁就誉(意思解释)
- 梦想神交(意思解释)
- 立功立事(意思解释)
- 扑作教刑(意思解释)
- 神怒天诛(意思解释)
- 枕石寝绳(意思解释)
- 不失旧物(意思解释)
- 形亲之国(意思解释)
- 去恶务尽(意思解释)
※ 中流底柱的意思解释、中流底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数黑论黄 |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词无枝叶 | 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
热火朝天 |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
南山铁案 |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混混噩噩 |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
傻头傻脑 |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
无本生意 | 没有成本的买卖。 |
知耻近乎勇 | 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
尸横遍野 | 尸:尸体;横:杂乱;遍:到处。尸体布满四野;形容死人极多。 |
造因得果 | 见“造因结果”。 |
计穷力竭 |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
龙威燕颔 |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
风行草偃 |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下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
涩于言论 | 形容说话迟钝。 |
潜蛟困凤 | 喻被埋没的贤才。 |
旧时风味 | 风味:风度,风采。从前的风采。 |
濯污扬清 | 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
观望徘徊 |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定,坐观事态发展。 |
窥伺效慕 | 窥:从小孔中偷看;伺:探察。偷看观察而仿效。 |
鼷腹鹪枝 | 比喻欲望有限。语本《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时殊风异 | 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
毫厘丝忽 |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
竹马之好 |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
三征七辟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
察言观行 |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
鸾胶再续 | 鸾胶luánjiāo相传以凤凰嘴和麒麟角煎的胶可粘合弓弩拉断了的弦。俗称丧妻男子再婚。 |
利口喋喋 | 意思是形容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
百无一二 | 一百个中找不出一两个。生命遭受摧残,或事物遭遇变化,使得旧貌完全改观,毫无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