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白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详细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开国承家,~。◎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例子开国承家,丹书白马。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shū bái mǎ
注音ㄉㄢ ㄕㄨ ㄅㄞˊ ㄇㄚˇ
繁体丹書白馬
感情丹书白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盟约。
近义词丹书铁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一息万变(意思解释)
- 敌惠敌怨(意思解释)
- 因人而异(意思解释)
- 雕虫小巧(意思解释)
- 封豕长蛇(意思解释)
- 以管窥豹(意思解释)
- 责有所归(意思解释)
- 激浊扬清(意思解释)
- 谦卑自牧(意思解释)
- 风尘之警(意思解释)
- 无为而治(意思解释)
- 兔丝燕麦(意思解释)
- 病从口入(意思解释)
- 咸与惟新(意思解释)
- 穷街陋巷(意思解释)
- 卿卿我我(意思解释)
- 尽在不言中(意思解释)
- 刻船求剑(意思解释)
- 私心妄念(意思解释)
- 振衣濯足(意思解释)
- 神机妙术(意思解释)
- 与日俱新(意思解释)
- 痛痛切切(意思解释)
- 曼殊室利(意思解释)
- 厌家鸡,爱野雉(意思解释)
- 窥闲伺隙(意思解释)
- 哭天抢地(意思解释)
※ 丹书白马的意思解释、丹书白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山高水长 |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俯首帖耳 |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
苟且因循 | 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
载酒问字 |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
慷慨陈词 |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陈:述说。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也作“慷慨陈义”。 |
知书知礼 | 有才学,懂礼仪。 |
开疆拓土 |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
内外夹击 | 夹:从两方面来的。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竹报平安 |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
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偷懒耍滑 |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
龙伯钓鳌 | 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
萍踪浪影 | 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 |
矫世厉俗 | 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同“矫世励俗”。 |
悔之无及 |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
抚髀长叹 | 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
口没遮拦 | 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
兽穷则啮 | 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泥雕木雕 | 广东省潮州市的木雕工艺品。 |
励精国治 | 犹励精求治。 |
弹指而过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连模拟物 | 连缀同类事物。亦作:[[连类比事]] |
铜雀分香 | 曹操临死立下遗嘱,叫嫔妃宫女常到铜雀台去,瞭望他西陵的墓田;所馀的香料分给各个夫人;姬妾无事可做,可以学织鞋卖。见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后以“铜雀分香”指临死时对妻妾的眷恋。 |
烧丹炼汞 | 指道教徒用朱砂丹﹑水银汞等烧炼所谓的仙药。 |
多可少怪 | 表示程度轻。犹差少。 |
冰释理顺 |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