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斩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详细解释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即使~,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百科解释搴旗斩将【拼音】(qiānqízhǎnjiàng)【注释】搴:拔取。拔敌旗,斩敌将。【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例子】即使~,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英勇善战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例子即使搴旗斩将,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qí zhǎn jiàng
注音ㄑ一ㄢ ㄑ一ˊ ㄓㄢˇ ㄐ一ㄤˋ
繁体搴旗斬將
感情搴旗斩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英勇善战。
近义词搴旗斩馘
英语capture enemy flags and behead their genera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胯下之辱(意思解释)
- 挨山塞海(意思解释)
- 雨凑云集(意思解释)
- 戎马生涯(意思解释)
- 出一头地(意思解释)
- 骚人词客(意思解释)
- 寂寂寞寞(意思解释)
- 对床夜雨(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意思解释)
- 交口赞誉(意思解释)
- 十拏九稳(意思解释)
- 束之高屋(意思解释)
- 捕风弄月(意思解释)
- 怫然作色(意思解释)
- 小隙沉舟(意思解释)
- 铁砚磨穿(意思解释)
- 股肱之力(意思解释)
- 富商蓄贾(意思解释)
- 龙跃虎踞(意思解释)
- 鮎鱼上竿(意思解释)
- 七宝团圞(意思解释)
- 擎拳合掌(意思解释)
- 喝风呵烟(意思解释)
- 鹰犬之用(意思解释)
- 阳城一笑(意思解释)
- 轻禄傲贵(意思解释)
- 两心相悦(意思解释)
※ 搴旗斩将的意思解释、搴旗斩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笑里藏刀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
径一周三 | 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
碌碌无为 |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地利人和 |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
窝囊气 | 憋在心里的不能说或不愿说的怨气。 |
织楚成门 | 形容房屋简陋。 |
弩箭离弦 |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 |
整装待发 |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
耆儒硕德 |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
鸿鹄与鸡 | 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
不稼不穑 |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
好施乐善 | 施:给予;乐:喜欢;善:好事。喜欢做善事和施舍,指乐于行善,喜欢施舍。 |
归正邱首 | 见“归正首丘”。 |
风雨如盘 | 盘: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
九十春光 | 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个春天。 |
琵琶别抱 |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 |
分甘共苦 |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活眼活现 | 同“活龙活现”。 |
龙荒蛮甸 | 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
班师振旅 | 班:还、回;师:军队;振:整理;旅:军队。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
小痴大黠 | 黠:聪慧。指小事糊涂,大事却很精明。 |
技高一筹 | 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 |
暴力革命 | 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以武装力量推翻反动统治或抵御外来侵略,夺取或巩固政权的斗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形式。旨在建立或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 |
剧秦美新 | 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 |
送终养老 | 意思是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
力挽颓风 | 力挽狂澜lìwǎn-kuánglán[tomakeherculeaneffortstosaveacriticalsituation;makevigorouseffortstoturnthetide;doone'sutmosttosaveadesperatesituation]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