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恤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救:救助,援助;恤:体恤,周济。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zāi xù lín
注音ㄐ一ㄡˋ ㄗㄞ ㄒㄨˋ ㄌ一ㄣˊ
繁体捄災卹鄰
感情救灾恤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利欲熏心(意思解释)
- 惊涛骇浪(意思解释)
- 常胜将军(意思解释)
- 攻瑕指失(意思解释)
- 壮志未酬(意思解释)
- 金石丝竹(意思解释)
- 楞头磕脑(意思解释)
- 喑呜叱咤(意思解释)
- 大人虎变(意思解释)
- 才高意广(意思解释)
- 贱骨头(意思解释)
- 举止自若(意思解释)
- 一条线儿拴两蚂蚱(意思解释)
- 片语只辞(意思解释)
- 浑然自成(意思解释)
- 意在笔前(意思解释)
- 择地而蹈(意思解释)
- 软硬不吃(意思解释)
- 协心戮力(意思解释)
- 片石韩陵(意思解释)
- 祥云瑞气(意思解释)
- 韬声匿迹(意思解释)
- 燕语莺呼(意思解释)
- 提篮小卖(意思解释)
- 癞骨顽皮(意思解释)
- 知书达理(意思解释)
- 节同时异(意思解释)
- 垂拱仰成(意思解释)
※ 救灾恤邻的意思解释、救灾恤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经久不息 | 经:经过;息:停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
据理力争 |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
果刑信赏 | 谓赏罚严明。 |
位卑言高 |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
闳大不经 | 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
春生秋杀 |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
重气轻命 | 同“重义轻生”。 |
问羊知马 |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陡壁悬崖 | 形容山势险峻。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
规行矩步 |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 |
灾难深重 |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
心粗胆壮 |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胆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
生死相依 |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
饮鸩解渴 | 见“饮鸩止渴”。 |
怡声下气 | 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
广见洽闻 |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滔滔不断 |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提心在口 |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
黜幽陟明 | 见“黜陟幽明”。 |
诛意之法 | 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 |
纵情恣欲 | 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 |
惊恐不安 | 很惊慌,很不安。 |
七七事变 |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举行非法演习,借口一名日军失踪,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宛平城被拒,是夜炮轰宛平城及芦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为八年抗战导火线。也称为卢沟桥事变。 |
劖言讪语 | 亦作'劖言劖语'。刻薄嘲讽玩笑之言。 |
送死养生 | 意思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