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染指于鼎染指于鼎的意思
rǎnzhǐdǐng

染指于鼎



染指于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详细解释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百科解释词目:染指于鼎,发音:rǎnzhǐyúdǐng。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基础信息

拼音rǎn zhǐ yú dǐng

注音ㄖㄢˇ ㄓˇ ㄩˊ ㄉ一ㄥˇ

繁体染指於鼎

感情染指于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英语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染指于鼎的意思解释、染指于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各式各样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应刃而解 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夸妍斗艳 以艳丽相夸耀争胜。
蹑蹻担簦 同“蹑蹻檐簦”。
恍如梦寐 指好像做梦一样。
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英雄无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嫁狗逐狗 见“嫁狗随狗”。
扶余海外 指遥远的外国。
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燕侣莺俦 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怨声盈路 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
醉眼蒙胧 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暗中作梗 暗自从中阻挠、破坏。
偷懒耍滑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敛发谨饬 敛:收集;发:散发;谨饬:认真仔细。指对粮食、物资的收集与发放认真仔细。
放羊拾柴 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嵬眼澒耳 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遗簪脱舄 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苞藏祸心 苞:通“包”,包藏;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
无施不可 用在任何地方均甚得当。
视如己出 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看待。
人细鬼大 方言。谓人小计谋多。
跑马占荒 犹言跑马占圈。有势力的富人亦用此法强占农民土地。
泰山府君 指泰山神。俗称东岳大帝。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泰山神。
所余无几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善自处置 意思是自己妥善地处理安排。
井养不穷 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