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古来今往 从古代到现代。
开山祖师 原为佛教用语;指最初创建寺院的和尚。
合情合理 符合情理。
畏天恤民 畏:敬畏;恤:周济。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克俭克勤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轻手软脚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上方宝剑 见“上方剑”。
破瓜年纪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菲食薄衣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横科暴敛 同“横征暴赋”。
耳食之谈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开门七件事 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朽索驭马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相辅而成 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野居穴处 穴:山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
俎樽折冲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逐末舍本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东猜西揣 谓多方猜测。
踢断门槛 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陈蔡之厄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深中肯綮 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日光玉洁 赞颂贤人的卓越品格与崇高风范。
楮墨笔砚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倚马万言 比喻文章写得快。
好为虚势 只图表面上的红红火火,即喜欢虚张声势。
耕三余一 耕种三年﹐积余一年的粮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若干边区人民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提出'耕三余一'的口号,号召农民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做到每家一年有四个月的余粮。
进道若踡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