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轻白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
详细解释
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郊寒岛瘦,元轻白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絶,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
百科解释名称:元轻白俗拼音:yuánqīngbáisú解释: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示例: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qīng bái sú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生动活泼(意思解释)
- 眉南面北(意思解释)
- 腹载五车(意思解释)
- 胡服骑射(意思解释)
- 道在人为(意思解释)
- 蝇头蜗角(意思解释)
- 风尘之言(意思解释)
- 实不相瞒(意思解释)
- 謷牙诘屈(意思解释)
- 改行自新(意思解释)
- 唇焦舌敝(意思解释)
- 驴前马后(意思解释)
- 蝉喘雷干(意思解释)
- 珠泪偷弹(意思解释)
- 消极应付(意思解释)
- 横眉吐气(意思解释)
- 篡党夺权(意思解释)
- 春韭秋菘(意思解释)
- 乐祸幸灾(意思解释)
- 优胜劣汰(意思解释)
- 重阳落帽(意思解释)
- 笑之以鼻(意思解释)
- 意简言赅(意思解释)
- 一枝自足(意思解释)
- 同气之亲(意思解释)
- 是亦因彼(意思解释)
※ 元轻白俗的意思解释、元轻白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坐耗山空 | 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
指名道姓 | 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 |
眉清目秀 |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
鹤发童颜 |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
风雨无阻 |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
积沙成滩 | 比喻积少成多。 |
举动荆棘 |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
霜露之思 | 对父母先祖的思念。 |
众寡不敌 | 人少敌不过人多。 |
令原之戚 | 指兄、弟去世。 |
应声虫 |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
久旱逢甘雨 | 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时雨。长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场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 |
云鬟雾鬓 | 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
釜鱼幕燕 | 生活在锅里的鱼、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处境极不完全。语出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量入为出 | 量:衡量;入:收入;出:支出。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 |
木雕泥塑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转灾为福 | 见“转祸为福”。 |
片甲不留 | 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
葛巾布袍 |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
海约山盟 | 见“海誓山盟”。 |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俭可以助廉 |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
聒噪不已 | 形容总是很嘈杂。用以贬义。 |
乱乱哄哄 | 形容声音嘈杂,秩序混乱的样子。 |
唧哩咕噜 | 象声词。 |
玉烛调和 | 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
山高路险 | 山又高又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
抚今怀昔 | 忆昔抚今yìxī-fǔjīn回忆昔日,看看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