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膏梁子弟膏梁子弟的意思
gāoliáng

膏梁子弟



膏梁子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详细解释

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帝与群臣论选调;曰:‘近世高卑世身;各有常分;此果如何?’李冲对曰:‘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粱子弟乎;为致治乎?’帝曰:‘欲为治耳。’”

出处唐 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注音ㄍㄠ ㄌ一ㄤˊ ㄗˇ ㄉ一ˋ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钱人家的子弟。

近义词纨绔子弟、膏粱纨绔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膏梁子弟的意思解释、膏梁子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栉进士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喜不自禁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粪堆上长灵芝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吃了可以长生。比喻在卑下的环境中产生出高贵的东西。
强弓劲弩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白发丹心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不偢不倸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仰屋着书 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不失圭撮 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众好众恶 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皮松骨痒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眉睫之祸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祸患。
水大鱼多 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
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神流气鬯 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积小致巨 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耒耨之教 耒耨:农具。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指教民务农。
似漆如胶 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积微成着 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诗家三昧 作诗的诀窍。
长幼妍媸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三人一龙 喻三人友善如一体。
舋闻罕漫 昏暗不明貌。
博望烧屯 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佯为不知 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畸形发展 不规则、不正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