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师半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详细解释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百科解释比喻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出处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基础信息
拼音jiǎn shī bàn dé
注音ㄐ一ㄢˇ ㄕ ㄅㄢˋ ㄉㄜˊ
繁体减師半惪
感情减师半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近义词赐墙及肩
反义词青出于蓝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斗转参横(意思解释)
- 无所不通(意思解释)
- 鸡争鹅斗(意思解释)
- 身心健康(意思解释)
- 三旬九食(意思解释)
- 十行俱下(意思解释)
- 醒聩震聋(意思解释)
- 优游自在(意思解释)
- 残羹剩饭(意思解释)
- 驴生笄角(意思解释)
- 庸医杀人(意思解释)
- 染苍染黄(意思解释)
- 四方之志(意思解释)
- 卖男鬻女(意思解释)
- 别树一帜(意思解释)
- 如花美眷(意思解释)
- 刿心刳腹(意思解释)
- 椎心饮泣(意思解释)
- 有根有苗(意思解释)
- 信马游缰(意思解释)
- 死骨更肉(意思解释)
- 鳞集毛萃(意思解释)
- 观者麕集(意思解释)
- 羿氏舛射(意思解释)
- 蠹居棊处(意思解释)
- 笑青吟翠(意思解释)
- 一呼而集(意思解释)
※ 减师半德的意思解释、减师半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无的放矢 |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
苦口良药 |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清词丽句 |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
剑胆琴心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神昏意乱 | 神:精神;意:心意。神志昏沉,心意烦乱。 |
树欲静而风不停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
怙恶不悛 |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
捏捏扭扭 |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
好心得不到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以书为御 |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
矢志捐躯 | 矢:通“誓”,发誓;捐躯:牺牲生命。立志牺牲而不屈服。 |
明人不说暗话 | 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不转弯抹角。 |
摇摆不定 | 指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 |
颊上添毫 |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
咏月嘲花 |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国事蜩螗 | 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 |
优贤飏历 | 见“优贤扬历”。 |
轻财好义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出文入武 | 谓文武兼备。 |
旷职偾事 | 旷:空缺;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守职责,把事情搞糟 |
窒隙蹈瑕 | 窒:塞;蹈:踩;瑕:瑕疵。塞入缝隙,踩住缺处。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或乘对方的间隙进行活动,乘机谋取自己利益或对付他人。 |
成效卓著 |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 |
舞裙歌扇 | 见“舞衫歌扇”。 |
名声狼藉 | 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
絶无仅有 | 绝无仅有juéwú-jǐnyǒu[unique,oneandtheonlyone]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可是绝无仅有的。 |
好色不淫 | 喜欢女色,但不过分。原是对《麻经·国风内容》的评价。后也用以泛指人。 |
膏梁之性 | 骄奢淫逸的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