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滕薛争长滕薛争长的意思
téngxuēzhēngzhǎng

滕薛争长



滕薛争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指争夺尊位或首位。

详细解释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后以“滕薛争长”为典,谓竞相生长。

宋杨万里《看笋》诗:“笋如滕薛争长,竹似齐夷独清。”

滕薛争长[téngxuēzhēngzhǎng]

    春秋时,滕侯与薛侯互争席次的故事。

    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后比喻互比高下,互争长短。

    百科解释公元前712年,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周天子,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薛侯认为他的祖先分封在前应排在前头,滕侯认为自己是皇族姓应排首位。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基础信息

    拼音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注音ㄊㄥˊ ㄒㄩㄝ ㄓㄥ ㄓㄤˇ

    繁体滕薛爭長

    感情滕薛争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争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滕薛争长的意思解释、滕薛争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打情骂俏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见微知著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话不投机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无稽之言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纳垢藏污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封妻荫子 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点滴归公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随圆就方 同“随方就圆”。
风言风语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
自崖而反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拟规画圆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迁兰变鲍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归之若水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
朝章国典 见“朝章国故”。
以为后图 为以后作打算。
短吁长叹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小隙沉舟 隙:裂缝。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
拯危济困 济:拯救。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排沙拣金 见'排沙简金'。
猿猴献果 唐代酷吏所制立枷的名称。
珠徙珠还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
肆行不轨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