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疑质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yí zhì lǐ
注音ㄩㄢˊ 一ˊ ㄓˋ ㄌ一ˇ
繁体援疑質理
感情援疑质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英语ask about question and reas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徒读父书(意思解释)
- 鸥鸟忘机(意思解释)
- 世上无难事(意思解释)
- 直扑无华(意思解释)
- 单丝不线(意思解释)
- 江湖医生(意思解释)
- 形孤影寡(意思解释)
- 区区此心(意思解释)
- 雕虫小艺(意思解释)
-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解释)
- 耻居人下(意思解释)
- 尽节竭诚(意思解释)
- 思前算后(意思解释)
- 疗疮剜肉(意思解释)
- 水中捉月(意思解释)
- 陵谷变迁(意思解释)
- 日月无光(意思解释)
- 一表非凡(意思解释)
- 元元之民(意思解释)
- 钩深图远(意思解释)
- 月闭花羞(意思解释)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意思解释)
- 呼朋引伴(意思解释)
- 墩子武生(意思解释)
- 黄色工会(意思解释)
- 东家孔子(意思解释)
- 大人不曲(意思解释)
※ 援疑质理的意思解释、援疑质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万人空巷 | 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
入国问俗 |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打里打外 | 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
博学多才 |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
见异思迁 |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
水秀山明 |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九合一匡 |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
自成一家 | 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 |
何必当初 |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
一来二往 | 来来往往次数多。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爱好。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
生我劬劳 | 劬劳:劳苦。父母生养子女非常辛苦。 |
作舍道旁 |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
德薄才疏 |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一饭之恩 |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
流水桃花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计穷力诎 | 见“计穷力屈”。 |
闻融敦厚 | 待人温和宽厚。 |
色艺绝伦 | 色艺:容貌和技艺;伦:同类。容貌和技艺超群拔俗,在同类中绝无仅有。 |
跷足抗手 | 手舞足蹈貌。 |
衣不重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旷性怡情 | 旷:开朗;怡:安适愉悦。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
言听谋决 | 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
横行公子 | 蟹的戏称。 |
感逝山阳 | 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
毬毬蛋蛋 | 形容人容貌猥琐、举止庸俗。 |
窄窄弓弓 | 形容旧时妇女因缠足而足型纤小﹑足背隆起的样子。 |
重色轻友 | 指只着眼于异性,而忽视了朋友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