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寄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百科解释中国成语,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出至《晋书·陆机传》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例子黄耳寄书并不神奇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ěr jì shū
注音ㄏㄨㄤˊ ㄦˇ ㄐ一ˋ ㄕㄨ
繁体黄耳寄書
感情黄耳寄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谜语狗邮差
近义词黄耳传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斗升之水(意思解释)
- 胆战心寒(意思解释)
- 立地金刚(意思解释)
- 废物利用(意思解释)
- 描龙绣凤(意思解释)
- 崇论宏议(意思解释)
- 云合雾集(意思解释)
- 道听涂说(意思解释)
- 文君司马(意思解释)
- 惊慌无措(意思解释)
- 大红大绿(意思解释)
- 陨雹飞霜(意思解释)
- 不吝金玉(意思解释)
- 文韬武韬(意思解释)
- 力所不及(意思解释)
- 偷鸡盗狗(意思解释)
- 搜奇抉怪(意思解释)
- 惊世骇目(意思解释)
- 砥行磨名(意思解释)
- 切理餍心(意思解释)
- 艴然不悦(意思解释)
- 鼓刀屠者(意思解释)
- 战竦而却(意思解释)
- 私私缩缩(意思解释)
- 衔冰吐雹(意思解释)
- 辗转推托(意思解释)
※ 黄耳寄书的意思解释、黄耳寄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臣门如市 |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
安之若素 |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
狐假虎威 |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气喘吁吁 |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
蛇雀之报 | 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
魏鹊无枝 | 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指东骂西 |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
执经叩问 |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
不露神色 |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鱼笺雁书 | 泛指书信。 |
先意承旨 |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
永垂竹帛 |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忘形交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
不教之教 |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
救焚投薪 |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操切从事 | 操:做。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
笃论高言 | 确切高明的言论。 |
魂惊魄惕 | 形容十分震惊。 |
信步漫游 | 信步:随意行走。随意走走逛逛。 |
摆迷魂阵 | 比喻采取一个迷惑人的行动。 |
如临深谷 |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
人身攻击 | 关于“人身攻击”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定义,理论上也好像找不到一个界限。 |
懊恼泽家 | 鹧鸪啼叫声。 |
搧小扇子 | 谓加以煽动。 |
通才达识 | 见“[[通材达识]]”。 |
千岁流芳 | 芳:香:引申为好的名声。好的名声永远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