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雀之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详细解释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後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報”为报恩的典故。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
百科解释注音:shéquèzhībào出处:据载: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另载: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博,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解释: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后以之为报恩的典故。成语故事:传说隋侯外出时,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他给蛇上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衔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杨宝幼年时,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击伤,杨宝将黄雀带回家疗伤,伤好后就飞走了。第二天有一个黄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环来报答他成语举例: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宋·欧阳修《〈归田录〉序》
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基础信息
拼音shé què zhī bào
注音ㄕㄜˊ ㄑㄩㄝˋ ㄓ ㄅㄠˋ
繁体虵雀之報
感情蛇雀之报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蛇珠雀环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私心自用(意思解释)
- 愤世嫉俗(意思解释)
- 大事完毕(意思解释)
- 贵人多忘事(意思解释)
- 饿虎之蹊(意思解释)
- 桑土之防(意思解释)
- 不因不由(意思解释)
- 放马后炮(意思解释)
- 囊橐萧瑟(意思解释)
- 破胆丧魂(意思解释)
- 桑间之咏(意思解释)
- 穷猿奔林(意思解释)
- 居移气,养移体(意思解释)
- 若有所失(意思解释)
- 死灰复然(意思解释)
- 趁波逐浪(意思解释)
- 饥冻交切(意思解释)
- 属纩含饭(意思解释)
- 长往远引(意思解释)
- 破瓦颓垣(意思解释)
- 轩昂气宇(意思解释)
- 諠客夺主(意思解释)
- 有目共赏(意思解释)
- 精金良玉(意思解释)
- 看文巨眼(意思解释)
- 不堪言状(意思解释)
- 博识洽闻(意思解释)
- 乘高居险(意思解释)
※ 蛇雀之报的意思解释、蛇雀之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老黄牛 |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唯心主义 | 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
鸥波萍迹 |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
夜郎自大 |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
评头论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局骗拐带 | 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
五亲六眷 | 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
排糠障风 |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
风起潮涌 |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水波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
孔思周情 | 见“孔情周思”。 |
嫩草怕霜霜怕日 | 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
单家独户 | 指单独一家一户。 |
不得命 | 未获允许,即推辞不掉。 |
蒸蒸日盛 |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
相生相克 | 见“相生相克”。 |
曳尾泥涂 |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
雍荣华贵 |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
识明智审 |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
缩衣啬食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强凫变鹤 | 语本《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凫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
以死济之 |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
荣辱若惊 | 谓君王以居下为道,得之则惊喜,失之则惊恐。 |
竹径通幽 |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鹏抟鹍运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 |
清庙之器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飞鸿戏海 | 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