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门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详细解释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后汉书·灵帝纪》:“始置鸿都门学生。”李贤注:“鸿都,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牘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蔡邕传》:“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清厉鹗《<石经考异>序》:“自洛入鄴,自汴入燕,之分其地,駮鸿都门学非太学,魏石经非邯郸淳书。”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一七八年,汉灵帝立鸿都门学。这个皇帝亲自创办的太学里,讲究辞赋、小说、绘画、书法,意在用文学艺术来对抗太学的腐朽经学。”亦省称“鸿都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清陈培脉《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淹贯鸿都学,辉皇清庙珍。”
基础信息
拼音hóng dū mén xué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蒋干盗书(意思解释)
- 宁折不弯(意思解释)
- 草船借箭(意思解释)
- 囊匣如洗(意思解释)
- 秦欢晋爱(意思解释)
- 进德脩业(意思解释)
- 揎腕攘臂(意思解释)
- 出手得卢(意思解释)
- 还我河山(意思解释)
- 一脉相通(意思解释)
- 言扬行举(意思解释)
- 党豺为虐(意思解释)
- 多劳多得(意思解释)
- 堂堂之阵(意思解释)
- 绳枢之子(意思解释)
- 吃软不吃硬(意思解释)
- 虎皮羊质(意思解释)
- 弃之度外(意思解释)
- 抹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心如寒灰(意思解释)
- 弋人何篡(意思解释)
- 兼官重绂(意思解释)
- 追风捕影(意思解释)
- 嫌好道歉(意思解释)
- 坐吃享福(意思解释)
- 擦肩接踵(意思解释)
- 説梅止渴(意思解释)
- 芥子须弥(意思解释)
※ 鸿都门学的意思解释、鸿都门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独出心裁 |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
丧尽天良 |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
乃武乃文 |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
军令状 | 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
伶仃孤苦 |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
遗编坠简 | 同“遗编断简”。 |
踌躇不定 | 犹豫不决。 |
檀郎谢女 |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
一簧两舌 | 比喻胡言乱语。 |
政简刑清 | 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罚。 |
趁虚而入 |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
飞阁流丹 | 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
救民水火 | 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
一目数行 | 犹一目十行。 |
恤孤念苦 | 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怀寡妇。 |
言听计用 | 同“言听计从”。 |
总角之好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丁宁告戒 | 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
疾痛惨怛 | 疾:病;惨怛:忧伤,痛悼。痛苦的情怀与悲惨的惦念。 |
痛深恶绝 | 极端痛恨、厌恶。 |
窝窝别别 | 形容气闷﹐别扭。 |
犂牛之子 |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论语·雍也》:“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何晏集解:“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
眼睛珠子 | 眼球。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
反行两得 | 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
断而敢行 | 见“[[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垂没之命 | 人至晚年,快要死去。出自《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