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于刍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注音ㄒㄨㄣˊ ㄩˊ ㄔㄨˊ ㄖㄠˊ
繁体詢于芻蕘
感情询于刍荛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风马牛(意思解释)
- 衾影无惭(意思解释)
- 落雁沉鱼(意思解释)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
- 首尾受敌(意思解释)
- 走马赴任(意思解释)
- 点金乏术(意思解释)
- 喃喃细语(意思解释)
- 风魔九伯(意思解释)
- 望秋先零(意思解释)
- 袒裼裸裎(意思解释)
- 东搜西罗(意思解释)
- 杀伐决断(意思解释)
- 恩恩相报(意思解释)
- 阔步高谈(意思解释)
- 日月其除(意思解释)
- 政平讼理(意思解释)
- 目眐心骇(意思解释)
- 不名一格(意思解释)
- 听天委命(意思解释)
- 唾地成文(意思解释)
- 深虑远议(意思解释)
- 云窗霞户(意思解释)
- 踱来踱去(意思解释)
- 钦佩不已(意思解释)
※ 询于刍荛的意思解释、询于刍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腾空而起 |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
欲罢不能 |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
听之任之 |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
发愤图强 |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
万念俱灰 |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万念:一切念头;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
自信不疑 | 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
地北天南 | 谓四处,到处。 |
戴高帽儿 | 见“戴高帽子”。 |
苍翠欲滴 |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
死不瞑目 |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
转湾抹角 | 见“转弯抹角”。 |
花貌蓬心 | 蓬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见识浅薄。指虚有其表。 |
委委佗佗 |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
知白守辱 | 知白:明辨是非。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暧昧。 |
望屋而食 | 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
监市履狶 |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食不重肉 | 见“食不兼肉”。 |
以日继夜 | 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
依违两可 | 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
万代千秋 |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
尸禄素餐 | 亦作“尸禄素飡”。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随波逐尘 | 犹言随波逐流。 |
研精究微 | 研究事理深奥微妙之处。 |
黔驴三撑 | 比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责任方反复回避,欲盖弥彰、无理狡辩。 |
弄璋弄瓦 | 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始见周代诗歌中 |
桃花笺纸 | 即桃花纸。 |
同窗好友 | 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