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罚臧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赏罚褒贬。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例子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章炳麟《革命道德论》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
注音ㄓˋ ㄈㄚˊ ㄗㄤ ㄈㄡˇ
繁体陟罰臧否
感情陟罚臧否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傻里傻气(意思解释)
- 必争之地(意思解释)
- 舞文弄墨(意思解释)
- 参回斗转(意思解释)
- 浩气凛然(意思解释)
- 中庸之道(意思解释)
- 开国功臣(意思解释)
- 春色恼人(意思解释)
- 莫逆之友(意思解释)
- 打个照面(意思解释)
- 骏波虎浪(意思解释)
- 一时之权(意思解释)
- 知耻近乎勇(意思解释)
- 有奶便是娘(意思解释)
- 歪歪斜斜(意思解释)
- 中原逐鹿(意思解释)
- 耗子尾巴(意思解释)
- 见溺不救(意思解释)
- 发怒冲冠(意思解释)
- 固壁清野(意思解释)
- 振聋启聩(意思解释)
- 至诚无昧(意思解释)
- 兴废存亡(意思解释)
- 俯拾地芥(意思解释)
- 街心公园(意思解释)
- 温州杂剧(意思解释)
- 久蛰思启(意思解释)
- 不避子卯(意思解释)
※ 陟罚臧否的意思解释、陟罚臧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歧路亡羊 | 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
深入浅出 |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传风搧火 |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
誉塞天下 | 誉:声誉。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 |
固执不通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
内助之贤 |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
举首加额 | 举:抬起;额:额头。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 |
君子之交接如水 |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
告老还家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
眉欢眼笑 |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
春来秋去 | 秋天过去,春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 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
理应如此 | 指按理应该这样。 |
冗词赘句 |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
粗粗笨笨 | 指物体笨重或人不灵巧。 |
恶贯久盈 | 贯:钱串;盈:充满。罪恶像钱串一样堆满。形容罪大恶极,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 |
知心可腹 | 可:合宜。彼此了解,情投意合。 |
周游列国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椒焚桂折 |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
月下老 |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指媒人。 |
被发左衽 |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
诛暴讨逆 |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
倔头倔脑 | 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
三饥两饱 |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
一掷干坤 |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
没世穷年 | 犹终生,一辈子。 |
衆目睽睽 | 众目睽睽zhòngmù-kuíkuí[theeyesofthemassesarefixedonsborsth]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宽敞而毫无遮拦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