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之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详细解释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难治的病。
明˙陆灼˙艾子后语˙病忘: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
百科解释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子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膏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huāng zhī jí
注音ㄍㄠ ㄏㄨㄤ ㄓ ㄐ一ˊ
感情膏肓之疾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指绝症。
近义词病入膏肓、不治之症
英语disease that is beyond cure(fatal disea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劳民费财(意思解释)
- 字夹风霜(意思解释)
- 防不及防(意思解释)
- 黄发垂髫(意思解释)
- 法不徇情(意思解释)
- 一动不如一静(意思解释)
-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意思解释)
- 柔远怀来(意思解释)
- 载笑载言(意思解释)
- 萱花椿树(意思解释)
- 家至户到(意思解释)
- 坐上琴心(意思解释)
- 狂犬吠日(意思解释)
- 攻疾防患(意思解释)
- 匡正纲纪(意思解释)
- 优游自如(意思解释)
- 夹七夹八(意思解释)
- 甘心如荠(意思解释)
- 诛心之律(意思解释)
- 磨墨濡毫(意思解释)
- 骇心动目(意思解释)
- 龙跃虎踞(意思解释)
- 对花啜茶(意思解释)
- 三贤十圣(意思解释)
- 丈尺权衡(意思解释)
- 屡戒不悛(意思解释)
※ 膏肓之疾的意思解释、膏肓之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忆苦思甜 |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
施恩望报 | 施:给予;报:报答。给予人恩惠,期望得到报答。 |
一飞冲天 |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
连阶累任 | 谓作官接连升迁、屡受任用。 |
大块文章 |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
金章紫绶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
杞宋无征 |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
挠腮撧耳 |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
一品白衫 | 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谓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着白衫。 |
愣头愣脑 |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
破颜微笑 | 形容心领神会。 |
雁南燕北 | 比喻两地分离。 |
芝兰玉树 |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
匹夫之谅 | 同“匹夫小谅”。 |
乳犊不怕虎 | 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
甘贫守分 | 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
王公贵人 | 国君重臣。泛指高官贵人。 |
煮弩为粮 | 弩:指弩弦,弓上的牛筋绳。指城被围时,城内绝粮,用弩弦作粮食的代用品。形容绝粮时的艰难情况。 |
脚踏两只船 | 踏:踩。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
贵少贱老 | 见“贵壮贱老”。 |
皮肉之苦 |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
深沟坚垒 | 沟:壕沟;垒:军营外的堡寨。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托物寓兴 |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
饔飧不济 | 同“饔飧不继”。 |
乐祸不悛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
九品莲台 | 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
严限追比 | 追比zhuībǐ封建时代,官府限令吏役办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惩,叫做追比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
单椒秀泽 | 孤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