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注三唱三注三唱的意思
sānzhùsānchàng

三注三唱



三注三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详细解释

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新唐书·选举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拟官。”《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其事乃毕。”

百科解释三注三唱是词语,拼音是sānzhùsānchàng,释义为唐制的官员任命制度。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zhù sān chà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注三唱的意思解释、三注三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进退维谷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终而复始 不断地循环往复。
报仇心切 急于要报仇雪恨。
画地成牢 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红瘦绿肥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绵绵不息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息:停止。指连续不断。
杨雀衔环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各执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胸中甲兵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汗牛充屋 同“汗牛充栋”。
上下为难 上面下面都难以应付。
悬车致仕 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见智见仁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鸾翱凤翥 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
遮天压地 形容数量多。形容来势凶猛,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
低首俯心 形容屈服顺从。
买上告下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惊心丧魄 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持疑不定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晚节不终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交口同声 犹言众口一词。
索隐行怪 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曾不惨然 竟不觉得惨痛。
做怀不乱 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月色溶溶 形容月光非常净洁。
牵四挂五 指许多人或事互相牵连,关系复杂。
努目撑眉 瞪著眼睛,竖起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