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注三唱三注三唱的意思
sānzhùsānchàng

三注三唱



三注三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详细解释

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新唐书·选举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拟官。”《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其事乃毕。”

百科解释三注三唱是词语,拼音是sānzhùsānchàng,释义为唐制的官员任命制度。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zhù sān chà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注三唱的意思解释、三注三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顾影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日;遇: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不期而会”。
相映成趣 相映:对照;趣:兴味。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动静有法 动:行动;静:静处;法: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指行动合乎规范。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墙倒众人推 墙已经倒了;大家还要再推一把。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大家都攻击他。
勇猛直前 勇猛地一直往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破璧毁珪 璧、珪:均为玉。把玉破坏掉。比喻破坏美好的东西。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万贯家财 形容家产极丰。
鹰犬之才 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高深莫测 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无法推测。形容摸不准;度量不得。莫:不。测:估测。
半壁山河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撞钟击鼓 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枕麹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稍纵则逝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使民以时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
走为上着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甄心动惧 敬慎而保持警惕。
鸿商富贾 豪富的商人。
如珪如璋 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千条万绪 犹千端万绪。
享有盛誉 盛誉shèngyù∶极高的荣誉或声誉享有盛誉的科学家盛誉仁政∶极力称誉
文选烂,秀才半 宋代俗语。谓熟读《文选》,考取秀才有望。
乐乐不殆 乐乐:坚定;殆:通“怠”,懈怠。坚定不懈的样子。
打牙打令 指说唱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