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沤沫槿艳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赤身露体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不了了之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玉山倾颓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骑马寻马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铢铢较量 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孤孤恓恓
千里寄鹅毛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晨钟暮鼓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东逃西窜 四处逃亡与逃避。
孤恩负义 背弃恩义。
含污忍垢 忍受屈辱。
守身若玉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崛地而起 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
衔恨蒙枉 衔:含着;蒙:蒙受。含着怨恨,蒙受冤枉。
天道宁论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正道坦途 坦:平而宽广。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正确,前途光明的道路。
务本力穑 本:农业;穑:收割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器二不匮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簠簋之风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声若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十七弟子 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
时去时来 犹时来运转。
六经注我 指阅读者用经书里的思想、智慧,来诠释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