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槁苏暍醒槁苏暍醒的意思
gǎoérxǐng

槁苏暍醒



槁苏暍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详细解释

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百科解释槁苏暍醒,成语,释义为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出自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

出处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基础信息

拼音gǎo sū ér xǐng

注音ㄍㄠˇ ㄙㄨ ㄦˊ ㄒ一ㄥˇ

繁体槀蘇暍醒

感情槁苏暍醒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槁苏暍醒的意思解释、槁苏暍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人才济济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今生今世 此生此世。谓有生之年。
洋洋得意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生寄死归 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
移星换斗 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指桑说槐 见“指桑骂槐”。
五内如焚 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只字不提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拊髀雀跃 拊:拍击;髀:大腿。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
助桀为虐 桀:夏末暴君;虐:暴行。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风云不测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邪书僻传 邪:淫邪不正;僻:不正。淫邪不正的书籍和传记。
零圭断璧 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哀鸿满路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搔耳捶胸 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整冠纳履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深渊薄冰 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危险,心存戒惧。
怒蛙可式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夙夜为谋 夙夜:早晚,朝夕;谋:谋划。朝夕谋划。
连皮带骨 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
绣口锦心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迷不知归 迷:分辨不清。犯了错误却不知悔改。
悲恸欲绝 伤心得要死,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黄肠题凑 1.汉时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本谓柏木之心。柏木心黄,故称。2.“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
王杨卢骆 唐初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
冬日之阳 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出自《逸周书·大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