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 guān
注音ㄌ一ㄢˊ ㄍㄨㄢ
繁体簾官
⒈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
⒈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引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内外帘官及京兆闈新中举子,军流降革至数十人之多,可谓科场大狱矣。”
《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专取有才气的文章。”
⒈ 科举时代乡会试贡院内的官员。分内、外帘,在外监试的官员称为「外帘」,在内阅卷的称为「内帘」。因皆不得出堂帘之外,故统称为「帘官」。
1、因为考官进场阅卷以后,便垂帘与外界隔绝,免生弊窦,因而称为“帘官”。
2、三进院落正中是“聚奎堂”,为正副主考官的办公室,两边也有几个小院,是同考官、内监试、内掌卷等“内帘官”们办公居住的场所。
3、内帘官即主考官和同考官的简派、行程、命题、衡文标准及阅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