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 jiè
注音ㄕㄣ ㄐ一ㄝˋ
⒈ 告诫。
⒈ 告诫。
引《史记·历书》:“年耆禪 舜,申戒 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
《晋书·武帝纪》:“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时但下詔,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日申戒其民曰:‘勉为之,不可失也。’”
1、早在洪武六年,朱元璋目睹开国元勋飞扬跋扈,倚功犯法,特地命工部铸造铁榜,写上申戒公侯的条令,警告他们不得倚仗功劳过于放肆。
2、美国政府对公务员道德操守规定得很细,如果公务员违反了怎么办,原则上轻者申戒,重者可能丢饭碗,再重者触犯法律,那就是该咋办就咋办了。
3、前学务主任王建祥记过一次,前生教组长记申戒一次,主管机关县教育处长吴林辉也请辞以示负责。
4、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申戒罚、财产罚和行为罚。
5、蒋不得不拉下脸来,“严正申戒”,孔这才“默认”。
6、洪武六年,朱元璋敕令工部专门铸造了申戒公侯的铁榜,规定公侯人家倚势凌人、夺侵田产财物,和私托门下、隐蔽差徭的,都处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