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è shū
注音ㄐ一ㄝˋ ㄕㄨ
繁体戒書
⒈ 自我警戒的文字。
⒉ 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⒈ 自我警戒的文字。
引《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卢辩 注:“託於物以自警戒也。”
⒉ 汉 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引汉 蔡邕 《独断》卷上:“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书。”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为戒敕也。世皆名此为策书,失之远矣。”
⒈ 自我戒惕的文字。
引《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⒉ 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
引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1、我决定戒书一周,因为我开始怀疑阅读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的正常生活。
2、罗平烺的《爱民十戒书》与朱元璋的《戒石铭》,可谓异工而同曲。
3、罗平烺撰写的“十戒书”,下属官员看了似乎不是戒惧、戒忌,而是纷纷赞美、大为感动,这与“戒”的本意也似乎不符。
4、在我戒书周的第一个晚上,我下载了电视剧《魔性人心》来看,并认认真真地修着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