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尚书省尚书省的意思
shàngshūshěng

尚书省


拼音shàng shū shěng
注音ㄕㄤˋ ㄕㄨ ㄕㄥˇ

繁体尚書省

尚书省

词语解释

尚书省[ shàng shū shěng ]

⒈  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 东汉 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 南北朝 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唐 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 元 代尚书省时置时废; 明 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清 制同。

国语辞典

尚书省[ shàng shū shěng ]

⒈  官署名。秦、汉置尚书掌奏章文书,至唐、宋,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为「三省」,下统六部,分掌国政。明初设六部尚书,分为六署,属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撤中书省,分其政于六部,而尚书之权始重。因古时尚书省多位在宫阙的北面,故也称为「北省」。

分字解释


※ "尚书省"的意思解释、尚书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壬子,诏刑部不得分禁系人数,瘐死数多者申尚书省

2、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

3、俭在尚书省,出巾箱机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

4、且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攸归,而多用胥徒,恐未尽铨衡之理。

5、顿生阴霾,一统山河还有破败的急待复苏的大省四川啊,想到万户萧疏的四川,他眉头紧蹙,钦点主管田粮户籍的户部尚书张鹏翮问话。

6、遂下尚书省集官详定,众议佥同。

7、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

8、他担任侍御史的时候,有一个尚书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欢,恃宠弄权,朝廷上下莫不畏惧,狄仁杰愤而上表,请求高宗将其交付法司治罪。

9、诏百僚于尚书省杂议,多希执政意,参独坚执正之于法,竟征赃。

10、唐代中央职官在东都洛阳分设了一套职官体系,东都尚书省是唐代东都分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甚至连驿马塘报都不敢传送朝旨公文,尚书省和中都以南的信报交通几乎被隔绝了。

12、“温室”是汉代尚书省所在的办公场所,这话的意思是,连温室那边种什么树孔光回家都不谈。

13、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枢要地位。

14、那么就以尚书省的名义给青州刺史隽不疑发一个饬令,让他将手中恶材官和骑士全部调动起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

15、左光禄大夫,尚书省侍郎冯延巳马上接住查文徽的话奉承道,他与户部尚书冯延鲁是同父异母兄弟,却冰炭不同炉,分属两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