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戚


拼音yī qī
注音一 ㄑ一

伊戚

词语解释

伊戚[ yī qī ]

⒈  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引证解释

⒈  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先 吴门 有嫟之者,集千人譁刼之,势家復为大言挟诈,又不惜数千金为贿。地方恐貽伊戚,刼出復纳入。”

分字解释


※ "伊戚"的意思解释、伊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忽焉至此,自贻伊戚,七百之基,穷于二世。

2、未到此地步,即高谈无修无得无证,宁非欺贤诳圣,自贻伊戚

3、凡有车辆行人过往船艇,自应知工程所在之地,即有类岩墙之下,允而预早引避,切勿 自贻伊戚 ,除由本局监视工程外,合行布告市民人等一体知照,此布。

4、“戚”借用为悲戚的“慼”,即“自诒伊戚”之“戚”。

5、假如因为用功不力而临终不能往生,那么"不须一心不乱,散心念佛即能往生"之谈,岂不成为空头支票而自贻伊戚吗?

6、‘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公孝要君致衅,自贻伊戚,我岂可私相容隐么?

7、然而责之河官不如责之疆吏,责之疆吏不如责之乡绅,盖生长聚族于斯,则痛痒相关,不敢 自贻伊戚 也。

8、所有本埠各厂工友,务各照常工作,毋得轻信谣传,自贻伊戚

9、若以此为传经热邪,仲景当用寒剂以散其热,而反用石脂固涩之药,使热闭于内而不得泄,岂非关门养盗,自贻伊戚也耶?

10、从前辽东广宁诸臣妄肄欺凌,启衅召兵, 自贻伊戚

11、凡有车辆行人过往船艇,自应知工程所在之地,即有类岩墙之下,允而预早引避,切勿自贻伊戚,除由本局监视工程外,合行布告市民人等一体知照,此布。

12、从前辽东广宁诸臣妄肄欺凌,启衅召兵,自贻伊戚

13、使其为一己之私自贻伊戚,固无足恤。

14、义昧鹡鸰,奢淫自丧,虽祸由间言,亦自贻伊戚

15、有些祸殃始料未及没有兆头,悄然而至全无声息,而有的则有迹可循纯属自贻伊戚,究竟难免此一身那一事不得善终!人的“心境”。

16、‘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7、然而责之河官不如责之疆吏,责之疆吏不如责之乡绅,盖生长聚族于斯,则痛痒相关,不敢自贻伊戚也。

18、而阴后之褊浅难容,自诒伊戚,则固出邓氏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