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披肝沥血披肝沥血的意思
gānxuè

披肝沥血


拼音pī gān lì xuè
注音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ㄒㄩㄝˋ

成语解释 披肝沥血

繁体披肝瀝血
词性成语


披肝沥血

词语解释

披肝沥血[ pī gān lì xuè ]

⒈  披:剖开。沥:往下滴。比喻竭尽忠诚。

臣之忧危迫切,披肝沥血之诚,亦已屡渎于天聪。——宋·欧阳修《又乞外郡第三札子》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竭尽忠诚。

唐 柳宗元 《为南承嗣请从军状》:“臣虽无似,有慕昔人,虽身涂草野,死而不朽,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宋 欧阳修 《乞出第五札子》:“此臣所以披肝沥血,干冒诛夷,不能自止者也。”
《轰天雷》第一回:“一个披肝沥血,是个忠臣。”

分字解释


※ "披肝沥血"的意思解释、披肝沥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为光复会、同盟会之间的矛盾,为光复东南披肝沥血的尹氏姊妹却被冷落在一旁。

2、兄弟们为了我,披肝沥血,我若是掉头走了,怎么对的起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我殿后,你带着萧炎和猴子先走!

3、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太公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

4、此前,他的目光一直向西,透过千层叠嶂的峰峦仿佛看见两个小兵一路披肝沥血地追杀下去。

5、谁说不是呢!我等好歹也是颇识得几个字的人,披肝沥血干这杀头的买卖,为了甚么?原本以为能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