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i wéi
注音ㄅㄞˇ ㄨㄟˊ
繁体百圍
⒈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⒈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引《庄子·齐物论》:“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扶桑 东五万里,有 磅磄山。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宋 范成大 《寄题林景思雪巢》诗之三:“万境人踪尽絶,百围天籟都沉。”
1、戊午,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等遣使来朝,进马千匹、橐驼五百头、玉五百围、琥珀五百斤。
2、到开席之日,庄中已然人头拥拥,连庄外大坪也摆了数百围大席,前来拜贺之人依然络绎不绝,猜酒声、大笑声,声贯四野。
3、两年后的1193年,明庵荣西在日本选取了一批“百围之木”,派人“挟大舶泛鲸波”而至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