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bīng

拥兵


拼音yōng bīng
注音ㄩㄥ ㄅ一ㄥ

繁体擁兵

拥兵

词语解释

拥兵[ yōng bīng ]

⒈  掌握、聚集军队。

引证解释

⒈  掌握、聚集军队。

《汉书·张耳陈馀传》:“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 耳 旦暮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胡不赴 秦 俱死?”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自勤 拥兵继掠,循 淮 而东。”
清 顾炎武 《淮东》诗:“侯时拥兵居,千里暂安堵。”
秦牧 《社稷坛抒情》:“就是号称强盛统一的时代,还不是有许多拥兵的藩镇,许多专权的贵戚,许多地方的豪霸,在他们的领地里当着小皇帝。”

国语辞典

拥兵[ yǒng bīng ]

⒈  群聚兵士、军队。

《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始吾与公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胡不赴秦俱死?」
《后汉书·卷二一·李忠传》:「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

分字解释


※ "拥兵"的意思解释、拥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支武装力量后来与名门豪族里外勾结、拥兵自重。

2、乘五代乱极,宋太祖起于介胄之中,拥兵政变而践九五之尊。

3、另一方的长安,太尉杨彪、大司农朱俊暗奏献帝曰: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

4、关于唾壶有个成语叫“唾壶击缺”,这讲的是东晋初年著名权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拥兵自重,南京的朝廷担心他随时顺江而下发动兵变。

5、如今各地起义军将领纷纷拥兵自重,表面上依旧奉张家三兄弟为首,实际上却各行其是,已经令张角心生警惕之心。

6、民国初成,将骄兵肆,人人自诩有功,拥兵自固,省城及附郭滋扰,日有所闻,官长禁止,兵辄曰:中华民国之湖南,吾兵等所造成也,官长何功焉?”。

7、二、军事责任方面,拥兵不救援徐州,不遵从统帅调兵命令,拥兵自卫。

8、军阀拥兵自重,各自为政,结果当然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9、63、公元8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绿林军起义,隗嚣、公孙述等拥兵自立。

10、目今赵祯小儿刚刚亲政,正想办出几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来,象珏儿这样拥兵自重,目无朝廷,又与襄阳西山等地匪盗明来暗往,其用意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1、这就对了,历史上的沈法兴任吴兴郡守,宇文化及弑杀了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之后便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

12、文臣敛手无为,武将却拥兵自重,桀骜恣睢,一旦有警,辄逡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裒如充耳。

13、壬戌,姚古坐拥兵逗遛,贬为节度副使、安置广州。

14、如今骊弈暴虐,民间怨声载道,各处藩王更是拥兵自重,天下不久就会大乱,你我更是朝廷的眼中之钉,若不能用必然杀之。

15、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据守潼关下。

16、包括西恩的元帅同僚在内的众多帝国军官开始拥兵自重,并为自己夺取领土。 但在此同时,另一些人则决定继续服从来自科洛桑的命令。

17、各诸侯拥兵自重,连年征战,国无宁日,邦无定土。

18、时人称焦达峰急湖北之难,“不拥兵自卫”。

19、陆压的《讨明贼檄》历数我十八大罪,不过就是些残害宗室,把持朝政,拥兵自重,残虐不仁,心怀不臣等等,毫无新意。

20、末叶后来,功德无纪,时逢屯否,拥兵窃命,托云辅政,择立余孽,顽嚣支庶,先被推崇,睿哲英宗,密加夷戮,专权任己,逼令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