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

诈力


拼音zhà lì
注音ㄓㄚˋ ㄌ一ˋ

繁体詐力

诈力

词语解释

诈力[ zhà lì ]

⒈  欺诈与暴力。

引证解释

⒈  欺诈与暴力。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
《晋书·宣帝纪》:“刘备 以诈力虏 刘璋,蜀 人未附而远争 江陵,此机不可失也。”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至 秦 有天下, 始皇帝 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餘,而 禹、汤、文、武 之不知出此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及其衰也,仁义去而诈力独存。”

分字解释


※ "诈力"的意思解释、诈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苏轼

2、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

3、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