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袁崇焕袁崇焕的意思
yuánchónghuàn

袁崇焕


拼音yuán chóng huàn
注音ㄩㄢˊ ㄔㄨㄥˊ ㄏㄨㄢˋ

袁崇焕

词语解释

⒈  明代军事家。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启初年任兵部主事。至宁远(今辽宁兴城)建筑城堡,整顿防务,屡次击退后金(清)军进攻。1626年击伤努尔哈赤,获宁远大捷,升为辽东巡抚。次年又打败皇太极,获宁锦大捷。被授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1629年,皇太极避开宁远,绕道进围北京。他紧急入援,却因崇祯帝误中反间计,被冤杀。

分字解释


※ "袁崇焕"的意思解释、袁崇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袁崇焕没有忘记此前熊廷弼孙承宗(一死一遭排挤)的前车之鉴,请求皇帝不信谗言,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2、崇祯即位,招回因宁锦大捷反而被魏忠贤罢官的袁崇焕,拜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赐尚方剑。

3、熊廷弼、袁崇焕这些百无一能的书生,竟然以为努尔哈赤和北面的蒙古一样。

4、袁崇焕的这几句,垂心泣血,泪书千古呐喊。

5、一是袁崇焕大概只看到了关宁驻军在当时凭坚城用大炮守城有余、而打yezhan还远远不足的事实,却没有看到因为宁远大战,后金兵对关宁军也有惧怕的一面。

6、,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讦,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而袁崇焕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虽为当世所不容,却为后世之楷模。

7、此次对袁崇焕祠的修缮基本上恢复了50年代时的面貌,门楣上悬挂"明代先烈袁崇焕墓"的匾额,一对楹联"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8、仔细看了遍《袁崇焕评传》,其实文内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已很多。

9、但袁崇焕以尚方剑斩他的方式,却也未免太戏剧化了些。

10、邵武市政协文史委撰稿员陈良如多年来研究袁崇焕,著有论文多篇。

11、无它,尽一切可能最大程度抹黑袁崇焕罢了。

12、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3、锦州守军一面坚持抵抗,一面飞报袁崇焕请援。

14、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讦,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而袁崇焕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虽为当世所不容,却为后世之楷模。

15、崇祯帝轻率疑臣,自毁长城,致使袁崇焕忠心报国却含恨九泉。

16、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17、可惜他性格猜忌多疑,用人不能长久,换官频繁,朝政难以稳定,错杀了袁崇焕,更是自坏长城,国家灭亡,也就在意料之中。

18、对于明末的那段历史,廖南无常常不忍卒读,但因为对袁崇焕的崇敬,他还是断断续续对那段历史有了很深的了解。

19、明末努尔哈赤即借用《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手段离间成功明朝,使崇祯帝冤杀一代满名将袁崇焕

20、永历元年(公元1647),张家玉起兵抗清,过水南,拜袁崇焕祠堂,作《谒大司马自翁袁老先生遗祠怆然有感》诗:吊罢遗祠泪几挥,辽阳回首事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