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义

词语解释
德义[ dé yì ]
⒈ 道德信义。
⒉ 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
引证解释
⒈ 道德信义。
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 楚 必敛衽而期。”
晋 潘岳 《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
宋 曾巩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
⒉ 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
引《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韦昭 注:“赏得其人,罸当其罪,是为德义。”
《国语·晋语七》:“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韦昭 注:“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分字解释
※ "德义"的意思解释、德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2、赵德义的父亲赵文宣记得,当晚曾找过金开明询问情况,被告知:没事,明天就放回来了。
3、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4、君子重正言之惠,贤于轩璧之赠,乐闻其过,胜于德义之名。
5、家住崇文区光明楼小区的赵德义,今年57岁,退休后,他重操父亲旧业,练起了中幡。
6、马怀兰,孔德义,王维银,白恩会,李喜棠,杨海珍,程瑞萍,乔海军、乔海青兄弟被评为昔阳县第二届。
7、忠信谨慎,德义之基;虚无诡谲,乱道之根。
8、厚道之人,心存善良;其如豆光,温暖明亮;风雨不侵,磨难不蚀;扶危济困,救死疗伤;善德义举,古道热肠;千年传颂,万世流芳!
9、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冯梦龙
10、第四,为了自身的发展,同时达到驱逐德义和的目的,一举两得,刘伍叵测之心昭然若揭。
1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3、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踰。
14、文明起修养,诚信有主张;报国孝双亲,胸怀宽又广;帮扶献爱心,厚道热心肠;患难见真情,风雨不彷徨;德义传佳话,美名万古扬!
相关词语
- zhèn dé震德
- bèi dé背德
- dì dé地德
- zī dé资德
- bó dé伯德
- dé yú德隅
- cháng dé长德
- shùn dé顺德
- chún dé纯德
- bǐng dé秉德
- kǒng dé孔德
- yào dé燿德
- bǐ dé比德
- bài dé拜德
- bà dé霸德
- 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
- ēn dé恩德
- míng dé明德
- bào dé暴德
- chēng dé称德
- bù yì布义
- běn yì本义
- biàn yì辩义
- èr yì二义
- yì yì意义
- fǎng yì访义
- chén yì陈义
- chāng yì昌义
- yì gōng义工
- bú yì不义
- fó yì佛义
- dìng yì定义
- fēng yì风义
- wàng yì妄义
- yǎn yì演义
- hán yì涵义
- zhēn yì贞义
- gāo yì高义
- diǎn yì典义
- bái yì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