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词语解释
致良知[ zhì liáng zhī ]
◎良知。语出《孟子 · 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分字解释
※ "致良知"的意思解释、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
2、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3、一百十五、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4、《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
5、夫子问他何为致良知,又如何知行合一。
6、就作为工夫的良知来说,它表现为致良知。
7、“致良知”之教以唤醒社会大众的良知为主要的任务,所以我称之为“觉民行道”。余英时
8、即便不是宗教,而仅仅是走王阳明的“下倾路线”,也是需要“致良知”,不仅要读经,还要履践。
9、儒者的“守仁”(致“良知”)是一种自控,一般平民得自道教徒“神道设教”的“守庚申”的办法,则是取自控形式的他控。
10、虽然商人终日从事买卖之事,但只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问心无愧,也不妨碍他成为圣人贤达。
相关词语
- gōu zhì钩致
- gōng zhì攻致
- yī zhì一致
- zhì zhāi致斋
- zhōu zhì周致
- suǒ zhì所致
- guāng zhì zhì光致致
- fù zhì傅致
- lái zhì来致
- zhì mìng致命
- jiāo zhì胶致
- qǔ zhì曲致
- kuǎn zhì款致
- fēng zhì丰致
- gōng zhì工致
- jū zhì拘致
- fán zhì凡致
- jìn zhì尽致
- bié zhì别致
- cóng zhì丛致
- liáng jiā良家
- liáng yú良鱼
- jìn liáng进良
- liáng zhēn良针
- liáng xīn良心
- liáng cè良策
- bāng liáng邦良
- liáng yǔ良窳
- liáng tiān良天
- liáng sūn良孙
- liáng tián良田
- liáng yóu良猷
- fāng liáng方良
- shàn liáng善良
- wēn liáng温良
- liáng yī良医
- cái liáng材良
- jiān liáng歼良
- liáng zǎo良枣
- gōng liáng公良
- zhī gēn zhī dǐ知根知底
- dào zhī道知
- guò zhī过知
- suǒ zhī所知
- zhī lěng zhī rè知冷知热
- zhī wēi zhī zhāng知微知彰
- wú zhī无知
- zhī míng知名
- xiāng zhī相知
- zhào zhī照知
- zhī zhòng知重
- zhī zhī bù xiū知知不休
- guàn zhī贯知
- zhī qíng知情
- zéi zhī贼知
- zhī bǐ zhī jǐ知彼知己
- míng zhī明知
- dí zhī迪知
- dí zhī的知
- dé zhī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