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永业田永业田的意思
yǒngtián

永业田


拼音yǒng yè tián
注音ㄩㄥˇ 一ㄝˋ ㄊ一ㄢˊ

繁体永業田

永业田

词语解释

永业田[ yǒng yè tián ]

⒈  田制名。也称世业田。田制名。也称世业田。旧时称私有土地为永业田或世业田。

引证解释

⒈  田制名。也称世业田。 北魏 行均田制,每男夫授桑田二十亩,身没不还,世代承耕,故称永业田。 北齐、隋、唐 沿用此制,但授田多少不等。 唐 中叶以后,土地兼并激烈,此制名存实亡。 宋 太平兴国 以后,凡人民所垦田即为永业田,不复有亩数的限制。

⒉  田制名。也称世业田。 隋 唐 两代,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或散官五品以上,按等级分授永业田,子孙世袭,皆免课役。参阅《魏书·食货志》、《通典·食货志》、《隋书·食货志》、《新唐书·食货志一》。

⒊  旧时称私有土地为永业田或世业田。

国语辞典

永业田[ yǒng yè tián ]

⒈  北周、隋、唐时所施行的田制之一。每丁授予桑田若干,种植定量桑、榆、枣,依法课税。因可世代承耕,故称为「永业田」。

分字解释


※ "永业田"的意思解释、永业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秦国的各级爵位,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待遇,年奉禄米的多少,在行军打仗时的伙食,享有永业田的数量,宅邸的大小等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2、唐时无论职事官或勋官、散官,均可按官品zhan有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事官还可按品zhan有不等数量的职分田。

3、王易点点头,他知道唐初的土地政策,丁男及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每丁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年老及残废者口分田减半,女子也有一定的田亩授分。

4、就这样王明和王烈一起到县衙里把手续办了,王明也领取了属于自己的五亩永业田的田契。

5、并认为:这种“请田制度”,由于所请之田最终都成为永业,故其本身具有私田的性质,属于土地私有制。

6、兹有苏氏男宁,年少忠勇,资质卓越……遂加正五品上三原开国县子,封定襄道行军长史,赐永业田八百亩,食邑五百户,实封一百五十户,钦此!

7、关于授田,另有一说唐代前期农村实际给40亩其中口分田36亩永业田4亩,笔者这里以《新唐书》为准。

8、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

9、唐代土地私有权的形态包括永业田、园宅墓田、寺院土地。

10、这时王明不有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在考好一点,但是王明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自己还有五亩永业田

11、封地就在大兴不远处,咸阳县附近,八百亩,其中永业田三百亩,食邑甚至有六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