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shì

矫饰


拼音jiǎo shì
注音ㄐ一ㄠˇ ㄕˋ

繁体矯飾
词性动词


矫饰

词语解释

矫饰[ jiǎo shì ]

⒈  亦作“矫饬”。整饬;整改。造作夸饰,掩盖真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矫飭”。

⒉  整饬;整改。

《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新唐书·杨炎传》:“初, 炎 矫飭志节,颇得名。”

⒊  造作夸饰,掩盖真相。

《后汉书·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
《新唐书·朱朴传》:“与 朴 皆相者 孙偓 …… 偓 性通简,不矫饰。”
明 屠隆 《昙花记·遍游地狱》:“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马南邨 《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

国语辞典

矫饰[ jiǎo shì ]

⒈  伪装造作以为掩饰。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
明·屠隆《昙花记·第三三出》:「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造作

⒉  端正整饬。

《荀子·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分字解释


※ "矫饰"的意思解释、矫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时,校园民谣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没有半点矫饰,完全是真情流露,更能打动无数学子的内心。

2、态度和语言的做作只是矫饰而已。

3、这本小册子只谈事实,绝无矫饰

4、文字,应该像蒲公英的根一样实在,不矫饰,不虚伪。

5、而那些矫饰的理想永远不会被实现。

6、矫饰是秘密的外衣。

7、当自然落入一种俗套,她通过粉饰和反自然的手法,以求达到剥离矫饰的自然状态。安妮·莱波维兹

8、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9、有感于十六世纪矫饰主义与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发展的情形类似,因此兴起深入研究的动机。

10、皇上谬赞了!臣愧不敢当!皇上也是看着微臣长大成*的,当知臣为人不善矫饰,且心直口快!如果平日有所冒犯,也只能请皇上海量包涵了!

11、他性格古怪,毫不矫饰自己的癖性,似乎全身心投入在自己被诅咒的自杀世界,以致无暇顾及优雅礼貌的谈话或是仅仅与人结识。

12、经过若干极致化的处理,王念东在唯美表达中取得有意为之的矫饰效果,并在有意为之的矫饰效果中达到物极必反的异样性。

13、整个场面就像手势字谜游戏那样矫饰做作。

14、矫饰倾向或是原因之一。

15、即不然,或奉谕旨勉行数事,凛皇上之天威,矫饰一时者,皆不可为。

16、如何一知道什么应该做和什么不应该当试图做一个好的矫饰的人?

17、性真素,不尚矫饰,遇得宝玩,服用不疑,而他物粗败,终不改易。

18、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因此将自己隐藏在层层骄傲和矫饰之下。

19、短款薄羽绒、合体的靴裤和简洁的长筒靴,配以淡而自信的笑容和眉宇间毫无矫饰的英气,看上去像个女骑士。

20、奥黛丽增加了空气的区别,没有任何矫饰任何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