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

词语解释
祛风[ qū fēng ]
⒈ 疏散风邪的统称。即祛除表里、经络、脏腑间留滞的风邪。
英expelling the wind; dispel the wind; relieve rheumatic pains; colds,etc;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用语。疏散风邪的统称。即消除表里、经络、脏腑间滞留的风邪。
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祛风地黄除血热,鹅掌风生服即瘥。”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五》﹝治刀散﹞原注:“加羌、独活、蔓荆子、倍防风,是祛风而专在太阳表也。”
国语辞典
祛风[ qū fēng ]
⒈ 驱除风邪。
引《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改用一个丸剂的方子,加入几味祛风的药,渐渐见效。」
分字解释
※ "祛风"的意思解释、祛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冬至来到日回转,天冷地冻冰雪寒。冬闲养生好时机,手抓羊肉火锅涮。生姜红枣大葱蒜,健胃养精祛风寒。人参枸杞木耳汤,每天一次胜药方。愿你爽歪歪!
2、各种风湿病的治疗关键是祛风散寒。
3、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通常采用活血止痛、祛风胜湿、舒经活络等治疗法则。
4、秋季六种食物最滋补,莲子补血而不腐;红豆健脾又补胃,南瓜化痰兼排毒;银耳醒脑抗疲劳,胡萝卜养肝明目;茄子祛风还通络,清凉降火秋燥除。祝健康!
5、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
6、罗浮山百草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活血祛淤等功效,向来被岭南民间视为一宝。
7、金沸草温,消痰止嗽,明目祛风,逐水尤妙。
8、完骨穴有清热祛风、宁神诱睡之效,睡眠不佳之人,不妨在睡前按揉此穴,有助睡眠。
9、车厘子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有补中益气,祛风胜湿之功能。
10、谁可以提供给我祛风除湿的中药方子?
11、目的:考察祛风止痹(QFZB)凝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作用。
12、深冬来袭要保暖,妙招帮你巧御寒,热水泡澡出出汗,体温升高身心暖,葱白红糖一起煮,趁热饮用祛风寒,金桔冰糖熬成膏,咽痛咳嗽全不见。愿你健康伴!
13、目的探讨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R)豚鼠模型的疗效以及对其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4、除作调味品外,八角还可供工业上做香水、牙膏、香皂、化妆品等,也可用在医药上,做祛风剂及兴奋剂。
15、对败毒菊米、散疔、祛风、清火、明目为第一。
16、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散风通络,祛风散寒,活气血,散结除湿,调节自身免疫,消肿止疼的功效。
17、【各种常见鱼的保健功效】1、鲫鱼,益气健脾;2、鲤鱼,止咳平喘;3、鲢鱼,暖胃润肤;4、青鱼,祛风除烦;5、黑鱼,补肝肾;6、墨鱼,补气血;7、带鱼,补虚、泽肤;8、鳗鱼,益气养血、柔筋利骨;9、黄鳝,祛风湿;10、泥鳅,祛毒除痔护肝。
18、落新妇属植物主要含香豆素、黄酮类、甾醇类、酸性成分等,药理作用表明有散瘀止痛、祛风除湿、清热止咳等作用。
19、两年生欧亚植物,花黄色,其叶芳香,用做祛风剂或调味品;广泛栽培,尤其作绿肥或覆盖作物。
20、叶老善用的祛风中药主要有徐长卿、炙僵蚕、鹿衔草等。
相关词语
- qū jī祛机
- qū tán祛痰
- qū zhì shén míng祛治神明
- qū bìng yán nián祛病延年
- qū yī shòu yè祛衣受业
- qū qū祛祛
- qū xié祛邪
- qū fēng祛风
- qū mèi祛魅
- qū dù chú jiān祛蠹除奸
- qū ráng祛禳
- qū chén祛尘
- qū yū祛瘀
- chú cán qū bào除残祛暴
- qū bìng祛病
- qū shī祛湿
- qū tuì祛退
- qū dù祛蠹
- qū yí祛疑
- qū yī qǐng yè祛衣请业
- fēng shā风沙
- fēng shàng风尚
- yǐ fēng fèng rén以风风人
- fēng yín风吟
- fēng wèi风味
- fēng fēng yùn yùn风风韵韵
- fēng jī风机
- tí fēng提风
- fēng dài风带
- fēng shuāng风霜
- fēng chén风尘
- fēng néng风能
- xié fēng斜风
- fēng qín风琴
- běi fēng北风
- é fēng讹风
- āi fēng哀风
- fēng dòng风洞
- fēng mào风貌
- fēng zī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