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n

河运


拼音hé yùn
注音ㄏㄜˊ ㄩㄣˋ

繁体河運
词性动词

河运

词语解释

河运[ hé yùn ]

⒈  内陆河流的运输。

river transport;

引证解释

⒈  历代王朝把所征粮食经由河道运至京师,称为“河运”。 汉 以后多用河运, 元 代兼用海运, 清 末改用轮船海运,河运始废。参阅 宋、元、明 诸史《食货志》。

元 危素 《元海运志》:“命三省造船二千艘於 济州 河运粮,犹未专於海道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自河运改行海运以来,轮舶往还,费省而效捷。”

⒉  内河运输。

国语辞典

河运[ hé yùn ]

⒈  利用河道输运粮食、货品或载运旅客等。

如:「台湾的河流因水量不稳,所以河运不发达。」

分字解释


※ "河运"的意思解释、河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形成一个公路铁路、航空和河运齐备、辐射力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2、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菜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

3、驳船卸货和返回密西西比河上游,以及补救受损的河运驳船,也是该重要系统完全恢复的重要步骤。

4、该市是河运、铁路、公路、航空的交通运输枢纽。

5、一家年造船量在150艘以上的荷兰公司---达门造船集团已经发现长度为60米的河运货船可以通过这些气孔减少15%的燃料消耗。

6、在塞尔维亚,多瑙河上所有的河运暂停运行。

7、它很古老,在明朝万历年间称为兰溪市,到清末已成为益阳县最大的集市,民国时期厂铺、牙行、河运业等蓬勃发展,有“小南京”的美誉。

8、河运进口的大宗货物主要是:液体及固体燃料,金属和机器,谷物和动物饲料。

9、“三岔河口”作为历代王朝以转运漕粮为主的内河港,成为河运、海运交通要冲和畿辅要地,逐步取代了“三会海口”。

10、淡水兼具海运与河运的功能,是早期移民进入台北盆地的门户,开发较早,交通便利,在清代后期就发展成*弯最大的商港。

11、统审全局,河运并治,浚河筑堤,束水攻沙,多开引河,量入为出。

12、佛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已形成一个公路、铁道、航空和河运齐备、辐射力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13、河运延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因运输量下降而减少.

14、统审全局,河运并治,浚河筑堤,束水攻沙,多开引河,量入为出。

15、除了春耕夏耘,农业劳作之外,经营“窑灶”,河运便利,生产砖瓦,“下窑”作业,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