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

词语解释
和韵[ hé yùn ]
⒈ 谓文雅而有风度。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协。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引证解释
⒈ 谓文雅而有风度。
引《南史·王训传》:“眉目疎朗,举动和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彦回 风流和韵,施之燕閒,故是佳士。”
⒉ 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吟咏滋味,流於字句。气力穷於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范文澜 注:“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⒊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引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叠韵之巧,盛于 苏 黄 ;和韵之风,流于 元 白。”
国语辞典
和韵[ hè yùn ]
⒈ 古代赠答诗中,依仿他人诗的韵脚,甚至次第,作诗回赠。其中分有依韵、次韵、用韵三种方式。
引清·徐师曾《诗体明辩序说·卷一四·和韵诗》:「按和韵诗有三体:一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去用其字也;二曰次韵,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韵,谓有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
和韵[ hé yùn ]
⒈ 为文作诗,讲求句中音调或句末韵脚和谐,称为「和韵」。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分字解释
※ "和韵"的意思解释、和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语音意识、词汇建设,和韵是娱乐和多亏了熟悉的飞跃式输入字符、色彩鲜艳的动画、短歌的乐趣。
2、可以看出,清代山东方言中古入声字的调类和韵类已经与现代方言的特点基本一致,并且表现出与现代方言基本一致的地域差异,清代到现代的变化是比较小的。
3、在去往乾安县余字乡中学的路上,兴琪叔叔给珏苑和韵佳讲解了“溺爱不明”的历史故事。
4、丹唇一启歌喉一展,一串骊珠音和韵闲,宛若新莺出谷,引得罗嘉颖刮目相看频频点头,面含赞许之色,不由击节称赏,其他同学亦敛气屏息凝神静听。
5、宋词的创作,在按谱填词的前提下,经过词人的探索,产生了和韵、集句、隐括等创作方法.
6、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
7、汉语诗歌节奏主要体现在顿和韵上,它与西方诗歌节奏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
8、在去上降中学的车上,诗瑶叔叔给明睿和韵雅讲了“各就各位”的历史故事。
9、兄妹婚神话以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种形式传播,存在着多种叙事传统。
10、同一个音类,北京话中是送气音,在吴语中却是如古代一样读浊音,这个情况可以和韵书韵图相印证。
11、此外,他送赠著名竹子画《春光和韵图》给北京奥组委,现在国家体育馆珍藏。
12、前往华龙学校的大巴上,得禄叔叔给柯煊和韵同讲了“偷寒送暖”的历史故事。
13、对于北京奥运,何鸿燊博士更是全力支持,包括捐款兴建“水立方”游泳馆,并送赠著名竹子画《春光和韵图》予北京奥组委,现于国家体育馆珍藏。
14、改岁无诗,转恐拂和韵诸君雅意。
相关词语
- shuō hé説和
- chàng hè唱和
- hé píng和平
- dài hé带和
- chún hé淳和
- yī hè hé一和和
- rè huo热和
- biàn hé卞和
- hé fēng和风
- xǔ hé许和
- hé hé和和
- cí hé慈和
- zhōng hé中和
- hé mù和睦
- chǔ hé处和
- wài hé外和
- hé měi和美
- gòng hé共和
- fēng hé丰和
- hé ǎi和蔼
- chán yùn蝉韵
- hán yùn寒韵
- luò yùn落韵
- bù yùn步韵
- rù yùn入韵
- shū yùn疏韵
- lǎng yùn朗韵
- gǔ yùn古韵
- chén yùn尘韵
- gāo yùn高韵
- piān yùn篇韵
- fù yùn赋韵
- còu yùn凑韵
- lì yùn隶韵
- sī yùn嘶韵
- quán yùn全韵
- jiǎo yùn角韵
- yùn wèi韵味
- jiāo yùn娇韵
- yì yùn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