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

词语解释
太仆[ tài pú ]
⒈ 官名。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为王左驭而前驱。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南朝不常置。北齐始称太仆寺卿、少卿。历代沿置,清废。参阅《周礼·夏官·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七》。
⒉ 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 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为王左驭而前驱。 秦 汉 沿置,为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 南朝 不常置。 北齐 始称太仆寺卿、少卿。历代沿置, 清 废。参阅《周礼·夏官·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七》。
⒉ 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引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这的是小生的违拗,告太僕且躭饶。”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并没有这事。只是老汉不认的太僕,休怪,休怪!”
国语辞典
太仆[ tài pú ]
⒈ 职官名。周代为传王命之官,秦汉时为掌管车马及牧畜的官。
引《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水衡。」
唐·杜甫〈丹青引〉:「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⒉ 对绿林人物的称呼。
引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只是老汉不认的太仆,休怪休怪。早知太仆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
分字解释
※ "太仆"的意思解释、太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肃宁县有朝廷太仆寺在这儿开的马厂,他和一帮马头混得厮熟,常常把马儿借出来骑。
2、刘铎,顾大章、吴裕中、李应升、黄尊素、夏之令俱赠太仆寺少卿。
3、此二人正是太傅袁隗(年长者)和太仆袁基。
4、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
5、是老奴自作主张,听说伯喈在袁太仆府上,就让人去请了他过来,皇甫嵩应还在路上,该快到了。
6、许麾历任湖广长沙府善化县知县,敕授文林郎;大名府通判;太仆寺丞,敕授承德郎,分理广平、顺德两府马政。
7、收藏狮子林的“黄氏家族”,六次接待乾隆皇帝下江南;留园中的“徐氏家族”富甲三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开创苏州园林新格局,名垂青史。
8、张凤的家离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较近,张凤来到了太仆寺旗人民医院。
9、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骄横奢侈。
10、一个小小的从三品太仆寺卿伊家,却出了两任太后。
11、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12、满人人随后攻破滦州,知州自刎,太仆寺卿冯运泰未战先遁。
13、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十一。
14、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15、公孙太仆说的不错,匈奴虽然战败,却始终不肯交还郝吉,其中必然包含虎狼之心。
16、其余掌院学士、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鸾仪衙门诸缺额,未暇细数。
17、太仆寺下有庞大的监牧系统,配备有从监牧使到牧监、牧尉、牧长,直到牧子的管理和牧养人员,有一整套颇为完备的运作管理制度。
18、闹得最大的一次就是乾隆十四年,在家居丧的太仆寺卿陈星斋坐船赴淮,准备替一位道员坐馆。
19、太尉杨彪、太鸿胪陈纪、太仆韩融见到赵温、赵岐、伏完皆是落泪不止,刘协和皇后伏寿陪泪。
20、东江米巷西起正阳门,东到崇文门,街道两旁,遍布着钦天监、太医院、詹事府、翰林院、理藩院、太仆寺等衙门,油水极其丰厚。
相关词语
- tài mèi太妹
- tài míng太冥
- tài rèn太妊
- guó tài国太
- tài tài太太
- jiù tài tài舅太太
- tài zhāng太章
- tài fù太傅
- tài mǔ太母
- tài zǐ tài bǎo太子太保
- tài kāng太康
- tài jí太极
- tài pín太嫔
- yà tài亚太
- xiǎo tài tài小太太
- tài hú太湖
- tài shǒu太守
- tài wú太无
- tài wèi太尉
- tài xuán太玄
- liáo pú僚仆
- pú zhāi仆斋
- pú fèi仆废
- pú yìng仆媵
- gé pū格仆
- lì pú隶仆
- pú rén仆人
- jī pū姬仆
- gēng pū更仆
- nán pú男仆
- nú pú奴仆
- chē pú车仆
- pú pú仆仆
- chén pú尘仆
- pú gǔ仆骨
- pú cóng仆从
- chāng pú昌仆
- pú qū仆区
- jì pú祭仆
- pú lìn仆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