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ē zhí
注音ㄑ一ㄝ ㄓˊ
⒈ 切磋相正。恳切率直。
⒈ 切磋相正。
引《尔雅·释训》:“丁丁嚶嚶,相切直也。”
郭璞 注:“朋友切磋相正。”
汉 徐干 《中论·贵验》:“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
南朝 梁 任昉 《策秀才文》之三:“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⒉ 恳切率直。
引《史记·田叔列传》:“切直廉平, 赵王 贤之。”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
明 刘基 《<犁眉公集>序》:“其志忠,故其辞感激而切直。”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駰 在 东汉 和帝 时为大将军 窦宪 的主簿,由于切直,为 宪 所疏远,使出为 乐浪郡 的 长岑 县令。”
1、明王瓒为其墓志碑撰文,称其“慷慨敢言,言必切直,人谓绰有父风”。
2、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徐干
3、他刚直无私、指斥弊政,惩奸治恶且言辞切直。
4、元兵南下,扣阍上疏,辞切直,忤当路,不报。
5、上疏言事,被责以言辞“切直”,罢官后怡然归籍,专意著述。
6、根据洪水流量,计算出堤坝高度和宽度,在水底和两个迎水面修筑混凝土堤坝,加上对河道“逢弯切直”等“手术”,将河道紧紧地“夹”起来。
7、青帮正待落桥冲锋,这山呼海啸般的淫叫让青帮上下失魂落魄,马都立了起来,忒像男人的晨起,即挺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