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拼音lǐ mì
注音ㄌ一ˇ ㄇ一ˋ

李密

词语解释

⒈  隋末瓦岗军首领。字玄邃,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613年参预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被捕,后逃脱。616年投奔瓦岗军,助翟让联合附近各支起义军。次年被推为全军之主,称魏公。后因大量起用隋朝降官降将,并杀害翟让,致部众离心。618年为王世充所败,入关降唐。不久因反唐被杀。

国语辞典

李密[ lǐ mì ]

⒈  人名。(西元224~287)​字令伯,三国时蜀汉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彭山县)​人。父早亡,母改嫁,育于祖母。李密事奉祖母,以孝闻名。晋武帝时,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上陈情表婉辞,辞甚哀切恳挚。武帝大为感动,遂赐奴婢与食米,使得终养祖母。

分字解释


※ "李密"的意思解释、李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相对来说,李密《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李密曾承袭其父的爵位,做过朝廷的侍从官。

3、"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先生一千多年前的这句带着几分矫情的感慨很适用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清醒的看着安全感一点点的丧失,从食品到住所,从棉被到出行,全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生存能力。

4、"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先生一千多年前的这句带着几分矫情的感慨很适用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清醒的看着安全感一点点的丧失,从食品到住所,从棉被到出行,全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生存能力。

5、李密占洛口仓,兵困洛阳,城中兵民少食,多因丐食来降,日近千人。

6、因为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李密此刻应该还在到处东藏西躲,还在等候着王伯当这个引路人。

7、读《李陵答苏武书》而不痛哭者,非忠臣;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非孝子。

8、李密黄口小儿,多谋少断,非忠谏之臣。

9、翟李合兵后,李密又制定了夺取西进洛口仓、开仓济民,壮大队伍,再夺取洛阳的战略部署。

10、这是根据当时情况提出的一个非常可行的战略设想,但李密仍然没有采纳,继续顿兵防守严固的坚城之下,从而错过了最后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11、李世民踌躇满志,李密牛角挂书,张须陀正要黄沙百战。

12、庚寅,贼帅李密、翟让等陷兴洛仓。

13、"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先生一千多年前的这句带着几分矫情的感慨很适用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清醒的看着安全感一点点的丧失,从食品到住所,从棉被到出行,全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生存能力。

14、真是应了西晋李密《陈情表》的那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话了。

15、李密不听,令众人乔装改扮,突袭当地县城,缴获了不少马匹刀枪衣甲。

16、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17、"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先生一千多年前的这句带着几分矫情的感慨很适用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清醒的看着安全感一点点的丧失,从食品到住所,从棉被到出行,全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生存能力。

18、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

19、十五日早晨,李密召王威、高君雅共同商议军政大事。

20、一开始王世充凭借有利地形,扬其所长,纵兵猛击李密,李密军迎战失利,多员大将溺死于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