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í liǎng duān
注音ㄔˊ ㄌ一ㄤˇ ㄉㄨㄢ
繁体持兩端
⒈ 谓犹豫不决或怀有二心。
⒈ 谓犹豫不决或怀有二心。
引汉 陆贾 《新语·怀虑》:“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
《史记·郑世家》:“晋 闻 楚 之伐 郑,发兵救 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 楚 兵已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上以 第巴 始终反覆,持两端,乃追还其使。”
⒈ 犹豫不决或怀有二心。
引汉·陆贾《新语·怀虑》:「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
《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中庸请求“允持其中”,然而要坚持中,必需掌握“两端”,即矛盾的两方面;
2、◎ 为此,他决不"首鼠两端,持骑墙主义",而决心"以新秩序建设为目标而迈进"。
3、反革命政变后;有少数投机分子首鼠两端;持观望态度;最后和反动派同流合污了。
4、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