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hàn

两汉


拼音liǎng hàn
注音ㄌ一ㄤˇ ㄏㄢˋ

繁体兩漢

两汉

词语解释

两汉[ liǎng hàn ]

⒈  指西汉和东汉(1066—221 B.C.)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引证解释

⒈  西汉 和 东汉 的合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两汉 京兆 河南 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
宋 陆游 《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诗:“气钟 太华 中条 秀,文在先 秦 两 汉 间。”
清 阮元 《<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尚未起也。”

国语辞典

两汉[ liǎng hàn ]

⒈  史学上对中国西汉和东汉的合称(西元前206~西元220)​。

分字解释


※ "两汉"的意思解释、两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两汉之际,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鲁地祀奉孔子香火外,还有部分入仕,成为当朝高官,地位显赫一时。

2、周秦两汉是神仙信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3、《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4、两汉荒政具有制度化和法律化、荒政实施程序化、荒政经学印迹突出,以及荒政措施掣肘于财政经济状况、吏治状况是荒政措施发生作用的保障等特点。

5、从科学词源学的角度分析,先秦两汉声训中两词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同源关系、亲缘关系和异源关系。

6、作为中国园林特征的山水因素,在两汉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得以突出体现,无论皇家宫苑、诸侯园林还是富商私园都以山水资源的占有为基础。

7、祠灵星是两汉农事祀典的主体制度之一,在古代礼制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

8、两汉时期,设置临榆县。

9、皖南地区铜矿资源丰富,两汉时期的皖南属于丹阳郡,丹阳铜以质优量多而闻名全国。

10、其演变按时代可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晋、初唐一中唐、宋金、元明清等几个阶段。

11、两汉魏晋时期,四言诗创作曾一度呈现出兴盛局面,但对于这一阶段的四言作品,历代乃至当今学人却很少问津。

12、两汉时,市集上酒食店甚多,许多著名人物是酒家佣保出身。

13、两汉以降,相权的弱化与君权的强化是一个总体的历史趋势。

14、同样是两汉时期,又有“两汉多凤凰”、“光武信谶书”的说法,以祥瑞渲染政绩甚至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生态。

15、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灾害多发期。

16、这部分从两汉的禳救日食、择吉习俗、墓葬、星辰信仰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天文星占与民俗的关系。

17、第二部分,是两汉隐逸辞赋的主题研究。

18、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19、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灾害多发期,传统的救灾思想因此而出现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潮。

20、古代的墓碑在两汉时期十分流行,因为汉代实行厚葬,王公贵族们甚至每年要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修建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