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ngyuán

董源


拼音dǒng yuán
注音ㄉㄨㄥˇ ㄩㄢˊ

董源

词语解释

董源[ dǒng yuán ]

五代画家。名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副使。擅画水墨或淡设色山水,用笔富有独创性。善以披麻皴、点苔法表现江南山水。与巨然并称“董巨”,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潇湘图》等存世。

国语辞典

董源[ dǒng yuán ]

人名。(西元900~962)​字叔达,又字北苑,南唐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东北)​人。事李煜为后苑副使。善画秋风远景,以奇峭之笔写江南诸山,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与释巨然并称为“董巨”。

分字解释


※ "董源"的意思解释、董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从王鉴的三个创作时期可以看出,其主要取法董源、巨然以及王蒙。

2、可见在董源擅长的诸多画科中,山水画是他最富成就的画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董源之后,画家们又把皴与擦融为一体,进一步表现了物象的明暗层次,色彩的渲染对用皴擦表现光分布也起了辅助作用。

4、宋代(公元960——1279年)山水画家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李成、范宽、董源、巨然四人。

5、在他的山水世界里,董源、郭熙、李成、王蒙、黄公望,戴进、吴伟、马远、夏圭以及画家兼文人的倪瓒、石涛、石溪、龚贤的技巧与心境,无不得到成功体现。

6、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为黄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7、但可以确信,用水墨专写江南真山的董源开创了被今人称之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北宋米芾呼之为“江南画”)。

8、董源活动的地区正是六朝萌发山水画的故地。

9、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

10、此后,有关史籍皆没有载录董源在Southern Tang末年的活动,极可能逝于南唐末年,享年约七十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