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ánǒu

骈偶


拼音pián ǒu
注音ㄆ一ㄢˊ ㄡˇ

繁体駢偶

骈偶

词语解释

骈偶[ pián ǒu ]

⒈  指对偶。

引证解释

⒈  指对偶。

《宋史·欧阳修传》:“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长歌短篇,操笔輒韵,有 魏武 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駢偶之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会昌一品集》:“其《会昌一品制集》,駢偶之中,雄奇骏伟,与 陆宣公 上下。”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东汉 文体,受辞赋的影响,不但趋向骈偶,并且趋向工切。”

分字解释


※ "骈偶"的意思解释、骈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骈偶理论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

2、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3、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

4、赋有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5、然而,千百年来,却缺乏对骈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在《文心》的研究史上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现象。

6、本文主要从骈偶的句法结构、骈偶的基本类型,以及骈偶的艺术特色等六个方面对《文心》中的骈偶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

7、树尽交柯,草也骈偶

8、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