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兵戈


拼音bīng gē
注音ㄅ一ㄥ ㄍㄜ
词性名词


兵戈

词语解释

兵戈[ bīng gē ]

⒈  兵器。也指军队。

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⒉  指战争。

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引证解释

⒈  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

⒉  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

⒊  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国语辞典

兵戈[ bīng gē ]

⒈  兵器。泛指战争。

唐·杜甫〈次空灵岸〉诗:「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干戈 战争

英语weapons, arms, fighting, war

法语armes, combat, guerre

分字解释


※ "兵戈"的意思解释、兵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

2、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一段繁华落尽的盛世余晖,一场兵戈扰攘的乱世风云,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争霸,终于走向了尾声。

3、止戈为武倒也算不上什么错处,只不过学生以为此话乃是‘以暴制暴’之意,而不是那帮腐儒所认为的‘休止兵戈’。

4、神宗的怠政聚敛、熹宗的昏庸荒淫,加上内乱外患、兵戈不息、军费浩繁、宦官专权、党争不息、加派重征,使得晚明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5、先祖圣武德仁皇帝四征北羯,东定胡卑,八方诸侯望风归顺,从此天下大统,百姓再无兵戈之灾, 男耕女织 ,物阜民安。

6、兵戈声犹在,卢沟泪涟涟。塞上烽烟起,松江带血流,勿忘民族恨,常思家国仇,贼心仍未死,邪念几时休?生于和平世,时刻守家园。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

7、我喜好和别人兵戈,不喜好和档案、打字机作伴。

8、布鲁诺的女亲:我是个兵士,兵士要兵戈

9、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世无兵戈,天下太平。方兰生

10、本人想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度敢和俄罗斯兵戈

11、九星连珠,天下生变;动乱之始,英杰辈出;祸乱滔天,匡时济世;兵戈扰攘,沧海横流。

12、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数月以来也已经有十几路人马前赴后继地潜入拥剑阁,阁中虽无贵重之物,但却是五杰此生唯一的守护,屡劝不止下,说不得也要兵戈相见了。

13、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小曲儿

14、比喻无端受牵累而遭殃。见『池鱼之殃』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是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15、琴之百鸟来朝,凤鸟出;棋之烽火狼烟,兵戈起;书之笔下生花,满室香;画之画龙点睛,蛟龙升。

16、汉末三国,兵戈扰攘,四方杀伐,天下无安生乐土!李勤的身份变成了大汉将军李广的十一世孙,为了自保,他刻苦学习李广留下来的技击之术,使自己成为乱世中的强者。

17、前往盘谷中学的路途中,靖晖大哥哥给柯茹和筱前往三台县芦溪初级中学校的路途中,赐莞叔叔给若瑜和妙心讲了“兵戈扰攘”的历史故事。

18、难忘九一八,恶狼侵家门。毁我河山,戮我同胞。国耻国难,铭记千古。国弱民哀,豺狼窥视。国富民强,兵戈难起。以史为鉴,兴国保家。齐心协力,共创华夏新辉煌!

19、距今六千年前,沧溟大陆上连年的兵戈扰攘终于愈演愈烈,最终爆发。

20、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气节,溺江负主仰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