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辟支


拼音pì zhī
注音ㄆ一ˋ ㄓ

繁体闢支

辟支

词语解释

辟支(闢支)[ pì zhī ]

⒈  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

⒉  哔叽的旧译。斜纹的毛织品。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参见“辟支佛”。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法定禪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佛同途》:“愿希普门大士,不作辟支菩萨。”

⒉  哔叽的旧译。斜纹的毛织品。

分字解释


※ "辟支"的意思解释、辟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然,这不是一个辟支佛所有的实践。

2、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3、辟支佛有独觉和缘觉之别,无佛出世时,修行人,在深山穹谷中静坐,春观百花开,秋看黄叶落,而悟道者,为独觉。

4、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5、如果这不是一个事,声闻乘和辟支佛如何生活?

6、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7、著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

8、常有善男信女在仓库外磕头烧香,向“辟支佛”求子。

9、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10、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11、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

12、这位回答:「我带了一碗绿豆出门,就以此供养辟支佛吧!」

13、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14、十一世纪的辟支塔,千佛殿,内有一尊明朝青铜佛像和四十尊真人大小的诸神雕像。

15、三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诣世尊处。诣已,各立门边。

16、所有这些事是属于诸佛的世界并且不是声闻乘和辟支佛乘可以知道。

17、我们说他已经成神、成仙、成为肉身菩萨、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18、当他们进城后,遇到一位辟支佛,他的行仪非常庄严,而且修行境界高深,来去自如。

19、这远在沙门和辟支佛之上-这种崇拜转换为三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