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尸马革

词语解释
裹尸马革[ guǒ shī mǎ gé ]
⒈ 见“裹尸马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裹尸马革”。
引语本《后汉书·马援传》:“方今 匈奴、乌桓 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如使 芳 执殳效命,早裹尸马革矣。”
宋 陆游 《陇头水》诗:“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清 孙义钧 《前定海行》:“裹尸马革壮夫心,囊骨鴟夷忠勇节。”
国语辞典
裹尸马革[ guǒ shī mǎ gé ]
⒈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也作「马革裹尸」。
引《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
分字解释
※ "裹尸马革"的意思解释、裹尸马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是古代军人争创荣功、贞守气节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当代军人的追求。
2、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汉竹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乾坤荡。
3、牌楼横批是蒋介石的题词,“英烈千秋”,对联是董必武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
4、牌匾两侧,为董必武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对联,横批为蒋介石的手书“英烈千秋”。
5、男儿坠地杀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6、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投笔从戎”的事迹感人之深,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投身开发、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
7、“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这里强调英雄的远见卓识;“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这里重视英雄舍身成仁;“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8、它少了些许的裹尸马革汗竹香的历史故事,多了几许异国浪漫的都市情怀,素有东方“巴黎”的称谓。
9、“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10、“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11、而新建的牌坊,上书蒋中正题写的“英烈千秋”四个大字,牌坊左右的石柱上是董必武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
12、当时为有驱贼志,怎惧裹尸马革还。
相关词语
- guǒ tóu rén裹头人
- guì zhòng bāo guǒ贵重包裹
- zhān wà guǒ jiǎo毡袜裹脚
- guǒ jiǎo裹脚
- guǒ fù裹腹
- guǒ yāo裹腰
- zhēng guǒ蒸裹
- guǒ zhēng裹蒸
- xié guǒ挟裹
- guǒ tuǐ裹腿
- jiǎo guǒ ér缴裹儿
- guǒ chuāng裹疮
- wú guǒ无裹
- fēng guǒ封裹
- jiāo guǒ浇裹
- jiǎo guǒ搅裹
- guǒ dù裹肚
- guǒ zú bù裹足布
- guǒ chuàng裹创
- shū guǒ梳裹
- shī jué尸蹷
- shī zhù尸疰
- shī zhí尸职
- gǒu shī狗尸
- nǚ shī女尸
- làn shī滥尸
- nì shī逆尸
- jiǎn shī检尸
- shī tǐ尸体
- bào shī暴尸
- shī zhù尸注
- shī qīn尸亲
- shī hái尸骸
- shī bái尸白
- shī jū尸居
- míng shī名尸
- jiǎn shī简尸
- shī xiāng尸乡
- huó shī活尸
- jiāng shī僵尸
- mǎ fū马夫
- mǎ lì马利
- mǎ shén mǎ bù马神马步
- zì mǎ字马
- jùn mǎ骏马
- mǎ qiú马球
- qí mǎ zhǎo mǎ骑马找马
- mǎ zǐ马子
- mǎ biān马鞭
- mǎ yuán马援
- mǎ dào马道
- mǎ guà马褂
- è mǎ恶马
- qián mǎ乾马
- chē mǎ车马
- mǎ wén马文
- dà mǎ大马
- mǎ bù马步
- yuè mǎ閲马
- cè mǎ策马
- bìng jí病革
- gé tuó革橐
- mó gé磨革
- gé yì革役
- gǔ gé骨革
- gé xuǎn革选
- guàn gé贯革
- xià gé夏革
- gé hào革昊
- gé xiū革修
- gé xián革闲
- dǐng gé鼎革
- gé tiān革天
- gé zhì革制
- gé zhēng革争
- chì gé斥革
- gē gé戈革
- gé zuò革作
- gé sú革俗
- bīng gé兵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