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shì

主事


拼音zhǔ shì
注音ㄓㄨˇ ㄕˋ

主事

词语解释

主事[ zhǔ shì ]

主持处理事情。

例如主事人。当家主事。户部主事。 —— 《明史》

英文manage;

引证解释

主事[ zhǔ shì ]

1.主持事务。

例证《孟子 · 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史记 · 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水浒传》第六十回:“宋江 见 晁盖 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 宋江 出来主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

2.官名。 汉 · 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 北魏 · 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 隋 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 金 · 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 明 · 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 清 · 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 民国 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例证《孽海花》第三五回:“所难的 唐先生 位卑职小……而且一个小小主事,突然召见,定要惹起后党疑心。”

国语辞典

主事[ zhǔ shì ]

1.主持、掌理事务。

例证《孟子 · 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
《水浒传 · 第六〇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

2.职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

分字解释


※ "主事"的意思解释、主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些人都是他领来的,自己只和他一个人说话就可以了。

2、这场演出很糟糕,主事的人应该对此作中大调整。

3、他成为一个小教区的教区牧师,在那里主事了几年圣事。

4、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所以不能群龙无首。

5、谢谢。我叫塞拉斯,是天主事工会的成员。

6、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

7、初真道人主事戒律,为人严厉苛刻,凡有违规犯戒者,落入其手中绝不轻饶,八脉弟子莫不谈之色变。

8、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9、我们刘家寨近在咫尺,更是不能置身事外!可是蛇无头不行,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个事情只怕还有得商量。

10、当时,文澜书院的主事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一般由具有强大势力的豪绅当任,地方当局通常不敢开罪,而历任督抚莅粤接任,无不先来拜会主事

11、我们家舅爷向来都是奉公守法的生意人,我们少爷又是个读书人,我们老爷那也是当过从五品的主事的。

12、若理藩院衙门,则自尚书侍郎迄主事司库,皆满人任之,无一汉人错其间。

13、馆长和他的三胩主事的真实身份就如同他们所保护的那个古老的秘密一样神圣。

14、新郎是专席,由女方男主事人秋真陪同。

15、待丁忧期满,吏部铨选时称已无空缺,只能到工部任了一名主事

16、由于台当局只补助消防车辆、厅舍,其他消防装备汰换靠县市,但受限于县市财源及主事者的重视程度,各县市的消防个人装备等级差异很大。

17、1982年12月,四川省委第一*记谭启龙卸任,常务*记杨汝岱越过第二*记升任*记,四川率先开启省委*记主事的时代。

18、宋朝官阶有朝奉郎、朝奉大夫之职,民间也多以朝奉尊称士人,是以此时的当铺主事不叫朝奉,一般都称做掌柜、管事。

19、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乾隆四十年进士,江苏高邮人,曾任工部主事、直隶永定河兵备道。

20、1646年,他出任南明隆武政权的“兵部职方司主事”,奉命率领两广水陆义师支援被清兵围困的赣州。